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荨麻疹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荨麻疹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荨麻疹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龚丽萍1 曾霞丽2 曹婧2 梁育1 胡初向1 (1江西省中医院皮肤科 南昌330006;2江西中医药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 南昌330006) 关键词:荨麻疹;辨证论治;其他治疗 中图分类号:R758.24 文献标识码:A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1]。以皮肤上突然出现瘙痒性、红色或苍白色风团,发无定处,骤起消退,退后不留痕迹为特征。临床上根据其病程的长短分为急性荨麻疹(病程短于6周者)和慢性荨麻疹(反复发作6周以上者)。笔者主要从中医辨证论治和外治法两方面对其治疗进行了总结。现报告如下: 1 辨证论治 1.1 风寒束表证 好发于冬春季节,风团色白或淡,遇寒加重,得热则缓。《伤寒论·太阳病脉证并治》云:“太阳病得之八九……今色反赤,是犹有表邪佛郁,不能得小汗出宣发阳气,故赤面身痒,未欲解也,宜桂枝麻黄各半汤,小小汗之以和荣卫,自可愈也。”王玉玺[2]方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此病,药方组成:桂枝、麻黄、杏仁、芍药、甘草、生姜、大枣,4 d为1个疗程,治疗1~3个疗程,总有效率为97%。大便秘结者可加生大黄;痒重者加白僵蚕、浮萍等驱风止痒;汗出多者加浮小麦、锻龙牡、五味子固表止汗[3]。 1.2 风热犯表证 好发于夏秋季节,发病急骤,风团色鲜红,灼热剧痒,遇热加重,得寒则减。《外科正宗》[4]卷4曰:“治风湿浸淫血脉,致生疥疮,瘙痒不绝,及大人小儿风热瘾疹,遍身云片斑点,乍有乍无并效。”风热偏盛而见身热、口渴者,宜重用石膏,加银花、连翘以疏风清热解毒;湿热偏盛而兼胸脘痞闷,舌苔黄腻者,加地肤子、车前子以清热利湿;皮疹红赤,烦热者,宜重用生地,或加赤芍、紫草以清热凉血[5]。 1.3 湿热蕴肤证 全身泛发红色风团,瘙痒剧烈。伴口渴,烦热,咽喉肿痛,纳差,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本证以脾失健运,风邪外犯为基本病机,如脾失运化,水湿停聚,久则化热,湿热蕴积,加之风热之邪相搏于肌肤则起风团,故临床治疗强调湿热为其主要病因之一。刘湛[6]方用清热除湿汤:生石膏(先煎40 min)、知母、黄芩、黄柏、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白术、苍术、甘草。若年老体虚者生石膏宜减量,效果显著。白光中等[7]治以清热祛风、除湿止痒为主,创设经验专方克敏消疹散,随证加减。药方组成:紫草、紫荆皮、苦参、蛇床子、赤芍、丹皮、蜂房、蝉蜕、白蒺藜、白藓皮、地肤子、大枣、甘草。 1.4 胃肠湿热证 全身泛发红色风团,瘙痒剧烈,风团出现与饮食不节有关。赵春雨等[8]采用疏风解表,清热泻下法,方用防风通圣散加减:防风、荆芥、连翘、麻黄、薄荷、川芎、当归、白芍、白术、栀子、大黄、芒硝、石膏、黄芩、桔梗、甘草、滑石,水煎服,1剂/d,治疗10~30 d,总有效率为93.3%。近年来有学者研究表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荨麻疹发病关系密切,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能是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病因之一。林立等[9]采用14 C呼气试验检测84例荨麻疹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结果显示,治疗组阳性率为6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14%。路涛等[10]通过分析慢性荨麻疹(CU)的中医证型与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情况得出,Hp感染与CU中医证候分型有一定关系。尚念秀等[11]通过研究发现,患有荨麻疹的患者Hp的感染率(66.67%)高于正常体检人群(36.67%);并且对荨麻疹患者应用三联疗法联合治疗荨麻疹药物进行治疗的效果也优于单纯应用治疗荨麻疹药物。 1.5 血络瘀阻证 病程日久,皮疹色红或紫,瘙痒。或伴神疲乏力,口渴不欲饮,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或薄黄,脉涩。孙跃民等[12]自拟活血祛风汤:丹参、丹皮、当归、泽兰、地骨皮、荆芥、蝉蜕、浮萍、白藓皮、甘草。痒甚者加刺蒺藜、全虫;遇风加重者加黄芪、防风。7 d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总有效率达96%。喻文球等[13]认为本病多与气血不足,虚风内生,肝气郁结,冲任不调,虚风与气血相搏于肌肤有关。对此,重视并善用虫类药物如:全蝎、蜈蚣、僵蚕、地龙等血肉有情之品,此类药物善搜剔虚风贼邪以止痒,往往可取得植物类药物不可及的效果。 1.6 肺脾气虚证 风团色淡红。伴神疲乏力,气短,纳呆,便溏,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陈达灿等[14]认为,慢性荨麻疹多为本虚标实之证,以肺脾气虚为本,风邪为标,治疗主张标本兼顾,治以益气固表、祛风止痒、调和营卫。根据风寒、风热、胃肠湿热等不同表现,辨证加减治疗,常选用玉屏风散合四君子汤补益脾肺。 1.7 血虚风燥证 风团泛发于全身,瘙痒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午后或夜间加重,肌肤干燥,舌质淡少

文档评论(0)

ailuojue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