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高三生物总复习阶段评估滚动检测(三)
17.(滚动交汇考查)(2010·潍坊模拟)如图表示生物细胞内的某些代谢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过程可发生在原核细胞中,⑥过程主要发生在人体的肝脏细胞中 B.⑥⑦⑧过程仅发生在动物细胞中 C.胰岛素能促进图中的④⑤⑥⑧过程,胰高血糖素能促进图中的⑦过程 D.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能发生④⑤过程的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解析】选B。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可进行光合作用,血糖和肝糖元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故A正确;血糖的去路有转化为糖元、脂肪和某些氨基酸;植物细胞、某些微生物也可进行⑧过程。 18.脂肪储存较少的健康人,禁食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尿量增加的现象。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脂肪氧化分解时,产生了较多的水需要排出 B.蛋白质氧化分解时,产生了较多的水需要排出 C.脂肪转变为糖类时,产生了较多的水需要排出 D.蛋白质氧化分解时,产生了较多尿素需要排出 【解析】选D。脂肪储存较少的健康人,在禁食一段时间后,由于糖类、脂肪供能不足,故开始分解蛋白质供能,使尿素产生量增加,原尿中尿素的增加,影响了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增加。 19.(2011·太原模拟)当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反应时,效应T细胞发挥的作用是( ) A.产生抗体使靶细胞裂解 B.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 C.产生组织胺增强B细胞的功能 D.促进B细胞产生淋巴因子 【解析】选B。当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反应时,反应阶段T细胞会大量增殖分化产生效应T细胞,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的通透性改变,渗透压发生变化,最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 20.干扰素几乎能抵抗所有病毒引起的感染,下列关于干扰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可由效应T细胞产生 B.是一种可溶性的免疫活性物质 C.在特异性免疫的效应阶段才产生 D.主要与进入人体内的细菌外毒素结合,并使外毒素丧失活性 【解析】选D。干扰素在细胞免疫的效应阶段由效应T细胞产生,是一种可溶性的免疫活性物质。 21.下列各选项与所给模型不相符的是( ) A.若A表示甲状腺激素的浓度,则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 B.若A表示血糖的浓度,则B可以表示胰岛素的浓度 C.若A表示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则B也可以表示呼吸频率的变化 D.若A表示轻度污染后水体中的有机物含量,则B可以表示微生物的数量 【解析】选A。图中A先增加,随后B增加,之后大致也是这种情况,选项A中把图中A和B的关系弄反了,应该是A为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B为甲状腺激素的浓度,所以选项A错误;若图中A表示血糖浓度,则A开始是上升的,说明血糖浓度在上升,则会引起胰岛素的增加,所以图中的B为胰岛素浓度,即选项B正确;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会引起呼吸频率的变化,即选项C正确;生态系统存在自动调节能力,若生态系统遭到轻度污染,生态系统会恢复正常状态,若图中A表示轻度污染后水体中的有机物含量,则B可以表示微生物的数量,即选项D正确。 22.a和b属于同一动物体内的两个细胞,通过对其核内DNA分子含量的测定,发现a细胞中DNA含量是b细胞的两倍,最可能的解释是( ) A.a是正常体细胞,b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的细胞 B.a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b是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 C.a是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b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 D.a处于有丝分裂中心体相互分离时,b处于次级性母细胞中染色体移向两极时 【解析】选D。设正常体细胞核DNA量为m,则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的细胞中核DNA量也为m,故A错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核DNA量为2 m,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中核DNA量也为2 m,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核DNA量也为2 m,故B、C错误。有丝分裂中心体相互分离时即前期,细胞中核DNA量为2 m,而次级性母细胞中染色体移向两极时即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核DNA量为m,符合题目条件,故D正确。 23.如图表示雄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CD段表示同源染色体分开 B.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BC段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0个或1个Y染色体 C.若两图均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DE段一个细胞内只含2个染色体组 D.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图2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CD段都发生着丝点分裂 【解析】选B。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CD段可表示着丝点分裂,BC段上一定含有0个或1个Y染色体,若两图均表示有丝分裂,则图1中的DE段上可能含有4个染色体组(有丝分裂后期)。若图2表示有丝分裂,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BC段,而不是CD段。 24. (2010·南通模拟)某科研小组在研究植物顶端优势现象时,将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二课后练习11人口增长模式.doc
- 2012首都大学生移动互联网应用创新大赛合作方案.ppt
- 2012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一课后练习4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
- 2012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二课后练习22城市化过程与特点.doc
- 2012高一数学221对数与对数运算第二课时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1.ppt
- 2012高一数学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ppt
- 2012高一数学学案第2章第31课时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苏教必修1).doc
- 2012高一数学集合的含义与表示).ppt
- 2012高一数学323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1.ppt
- 2012高一物理复习提纲8.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