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0320牟春燕老师周三讲课第二轮第七讲“脉象要素之脉体要素寒热”
脉象要素之脉体要素寒热
牟春燕(294145821) 20:00:24今晚我和大家一起学习脉象要素之脉体要素寒热首先我们看一下寒热的定义寒、热:指脉在指下的温度出现异于正常的寒或热的感觉。牟春燕(294145821) 20:01:44可见于整体脉象、局部脉象和微观脉象所以可以作为脉的“背景”特征之一辨识:这对脉象要素的辨识使用的是温度觉。寒热对应脉内温度,感受的是血流,尤其强调沉位的血流温度。牟春燕(294145821) 20:03:01脉象要素寒热的历史溯源:脉象的寒、热在《内经》中已有论述,《素问?脉要精微论》:“察九候……独热者病,独寒者病。”寸口脉中任何局部,出现异于其他部位的寒或热的改变,都意味着相应部位的病变。牟春燕(294145821) 20:04:24但后世医家却没有再对脉象的寒、热进行单独而深入地阐述,而是一直模糊地赋予在一些脉象形态之中如古人对脉象疾、躁的认识就含有“热”的因素;脉象迟、滞等含有“寒”的心理感受牟春燕(294145821) 20:05:41齐教授根据人体的感觉功能,并结合临床实际,重新提出了这对脉象要素,并对其意义进行探讨。寒热的临床意义牟春燕(294145821) 20:06:45(1)辨体质。(2)辨疾病性质。(3)辨阴阳的平衡状态。(4)辨脏腑寒热。(5)辨心理状态(1)体质阳热性体质者新陈代谢旺盛,体内产热较多,血液的温度较高则整体脉热;虚寒性体质者新陈代谢低下,体内热量产生较少,血液温度较低则整体脉寒。牟春燕(294145821) 20:07:51这个强调的是整体脉象(2)辨疾病的寒热性质这是辨别病变寒热属性非常重要的根据无论脉象出现怎样的脉形、脉位、脉势的改变,只要是血流温度高就是性质属阳的热性病;只要是血流温度低就是性质属阴的寒性病。牟春燕(294145821) 20:08:57尤其是沉位的血流温度更能体现出病变性质。(3)辨阴阳平衡状态机体正常的状态是“阴平阳秘”如果上下的阴阳平衡状态被破环,出现了“上热下寒”或“下热上寒”的证候,脉象则表现出尺寒寸热或尺热寸寒的特征牟春燕(294145821) 20:10:26(4)辨脏腑寒热机体脏腑、组织代谢旺盛或衰退,均能够从脉对应的部位表现出来《脉经》言:“关脉迟,胃中寒”;“尺脉迟,下焦有寒”;“关脉数,胃中有客热”;“尺脉数,恶寒,脐下热痛,小便赤黄。”牟春燕(294145821) 20:11:49局部脉象的“迟”、“数”不是代表脉搏的速率,而是古人所称的“类迟”、“类数”脉,是桡动脉局部血液流速的减慢和加快,并同时伴有寒、热的复合感觉。(5)辨心理状态心理状态能够影响脏腑组织的新陈代谢,通过脉象可以将代谢反映出来。寿小云氏认为,怒脉在左关部位隆起的同时有炬然播散的热量透发感,这种感觉好像动画电影中的太阳放光那样,一段段的细短线段振动跳跃感地向手指放射播散,但传导的距离不远;牟春燕(294145821) 20:13:43无依无靠感觉脉象为脉搏高峰期间右尺脉主面及两侧位置,尺脉略细而微紧,两侧组织轻度均匀虚软,脉管周围振动觉淡薄,内侧尤其虚静冷清,就好像一颗孤树站在旷野中,四周空荡荡的冷清。牟春燕(294145821) 20:14:48有研究者用拔罐法对受试者进行刺激,观察发现拔罐后三部九候脉会有所变化经统计76.1%的受试者寸口部位温度呈寸关尺趋势;拔罐后温度上升者占26.9%;下降者占11.9%;不变者为61.1%;认为寸口部位拔罐前后温度变化说明,寸部一般温度最高,关次之,而尺脉最低。牟春燕(294145821) 20:15:59当三部均一样偏高时,为亢奋、发热;三部均一样偏低时,为低下、失温;单独一部偏高时,则为独热;单独一部偏低时,则为独寒。下面我们通过方剂和病案来进一步认识寒热要素的应用牟春燕(294145821) 20:17:05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功效:镇肝熄风,滋阴潜阳。牟春燕(294145821) 20:18:09主治:类中风。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部热痛,面色如醉,心中烦热,或时常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利,口眼渐行斜;甚或眩晕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复元,脉弦长有力。脉象系统:粗、细、热、寒、强、弱、动、上、疾、进多退少、滑、枯以上脉象要素主要以左手脉为主,右手脉为辅。牟春燕(294145821) 20:19:10分析:本方主治肝肾阴虚,肝阳化风内动的类中风。本方的整体病机是机体气机运动升降平衡的紊乱,导致了机体上、下阴阳平衡的破坏,出现了古人所称的“上实下虚”状态。在这种状态之下,又包含了不同的层次牟春燕(2941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要点梳理第19课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曲折发展新人教版.doc
- 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活页规范训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doc
- 2013-2014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一教师用书Unit+2English+around+the+world.doc
- 2013-2014年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和答案(最新人教版).doc
- 2013-2014年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检测试题.doc
- 2013-2014年苏教版小学英语4A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提优测试题.doc
- 2013-2014年苏教版小学英语4A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提优测试题.doc
- 2013-2014年苏教版小学英语4A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提优测试题.doc
- 2013-2014年苏教版小学英语4A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提优测试题.doc
- 2013-2014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