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蒸汽压缩式制冷讲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在一定压力下蒸发和冷凝时时,气相和液相的组成不变,且能保持恒定的温度,而且常用共沸制冷剂的蒸发温度一般比组成它的各单组分的蒸发温度低。它几乎具有纯制冷剂的所有特征,可以象纯工质一样使用。 2.在一定的蒸发温度下,常用共沸制冷剂的单位容积制冷量比组成它的单一制冷剂的单位容积制冷量大,这是因为常用共沸混合制冷剂的标准沸点比构成它的组分物质的标准沸点都低,因而蒸发压力比其组分的蒸发压力高,可以扩大应用的温度范围和提高单位容积制冷量。 3.采用共沸制冷剂可使压缩机的排气温度降低。研究证明制冷剂的热容越大或绝热指数越小,则压缩机的排气温度越低,制冷剂R115、R114、RC138的热容都很大,它们作为混合制冷剂的组分都有降低压缩机排气温度的能力。 4.共沸制冷剂的化学稳定性比组成它的单一制冷剂好。一般情况下,含氟多,含氯少,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5.在全封闭和半封闭压缩机中,采用共沸制冷剂可以使电机得到更好的冷却,电机绕组温升减小。如采用R502(R22/R115)后电机温升比R22降低10~20℃,这是由于R502的质量流量和热容量较R22大的缘故。 3.4.3 混合制冷剂 共沸制冷剂的特点 还有一些制冷剂,尽管不具备共沸特征,但干饱和汽线与饱和液线很靠近(露点和泡点之差小于1 ℃ ),故定压下相变时的温度滑移不大,可视作近似等温,将这类制冷剂叫做近共沸制冷剂。 3.4.3 混合制冷剂 近共沸制冷剂 分馏:易挥发组分优先蒸发或不易挥发组分优先冷凝而引起的成分改变。 3.4.4 理论循环 忽略流阻损失和成分变化 吸、放热过程为定压,节流等焓,压缩等熵 共沸混合物 循环情况与纯质相同 对于非共沸混合物 由相变变温特点,用可逆劳伦茨循环作为理想循环。 非共沸制冷剂循环过程对于变温热源和热汇条件,能够有较好的内外温度配合,可以减少吸热和放热过程的传热不可逆损失。 循环假设 采用混合制冷剂的单级 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 蒸发器中制冷剂温度和压 力的实际分布 3.4.4 实际循环 相变温度滑移ΔTG 蒸发温度↑ 压降导致变ΔT0 蒸发温度↓ 叠加 采用混合制冷剂的单级 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 成分偏移的原因 制冷剂的生产工艺与充灌工艺过程的差异; 运行中工况改变; 润滑油对混合物组分有选择性的互溶性,即润滑油对不同组分物质的互溶性不同。 制冷系统运行时,不能仅仅用压力测量值和规定的成分这两个参数来准确的确定相变温度; 精确的进行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制冷循环模拟和测量与计算制冷量还需要深入研究。 3.4.4 实际循环 非共沸制冷剂成分偏移 由于定压相变过程中混合制冷剂的气相成分和液相成分均会发生变化,导致即使操作正确,实际循环的制冷剂成分与充入系统的制冷剂成分也不相同。 采用混合制冷剂的单级 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 3.5.1实用制冷剂 R123—R11替代物 R123(C2HF3Cl2),是R11的早期过渡性替代物; 标准沸点27.6℃; ODP=0.013~0.022, GWP=120, 寿命1-4年; 不可燃; 热力性质与R11接近; 因含氯,已禁用 3.5.1实用制冷剂 R134a—R12替代物 主要热力性质与R12相近,标准沸点-26.2 ℃; 安全性好,无色,无味,不燃烧,不爆炸,基本无毒性, 化学性质稳定。ODP=0,GWP=1300; R134a不溶于矿物油,吸水性比R12大,分子直径比 R12小。替代R12时需更换润滑油、干燥过 滤器,干燥剂需用XH-7或XH-9型分子筛; R134a替代R12已经在汽车空调、电冰箱、冷水 机组、商业制冷中得到应用; 不能用电子检漏仪检漏。 3.5.1实用制冷剂 R22( CHF2Cl) HCFC类,ODP=0.055,GWP=1700; 无色、无味、不燃、不爆、毒性小、对金属无腐蚀,使用安全; 传热特性比氨差,但比R12、R134a强; 与水互溶性差,为0.1g/L(101.3kPa, 30℃),含水超标会发生冰堵 和 “镀铜”现象; 是极性分子,对橡胶的膨润作用很强,系统密封件需改用耐氟材料, 如氯乙醇橡胶或聚四氟乙烯;全封闭压缩机电机绕组用QF改性缩醛漆 包线(E级绝缘)、QZY聚脂胺漆包线; 与润滑油有限溶解,且比油重,需专门回油措施。干式蒸发器“上进下 出”,上升回气立管应有带油能力。 3.5.1实用制冷剂 R407C -R22替代物 R32/R125/R134a按23:25:52% 组成; 标准压力下泡点温度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