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预测预报 2、预测方法 (1)发生趋势预测:根据温湿度、天敌及小麦生育期综合分析预测。 (2)防治适期预测: 麦二叉蚜:秋苗20头/百株,有蚜株率10~15%;拔节期30-50头/百株,有蚜株率10-20%;孕穗期100头以上/百株,有蚜株率30-40%为防治时期。 麦长管蚜:孕穗期200-250头,有蚜株率50%,灌浆期百穗平均500头以上,有蚜株率70%左右,为防治时期。 (六)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合理布局作物;选育抗蚜品种; 适时播种,冬麦宜晚播,春麦宜早播; 合理施肥浇水,适当增施氮肥,适期浇水,可减轻受害。 2、生物防治: 麦蚜天敌种类多,对蚜虫的控制作用显著,可减少和改进施药措施,避免杀伤天敌,促进天敌繁殖,充分发挥天敌作用,必要时还可人工繁殖或助迁以控制麦蚜为害。 (六)防治措施 3、化学防治 (1)药剂拌种: 用内吸性杀虫剂如0.3%的75%3911乳油加种量7%的水,3%呋喃丹、5%涕灭威、5%3911G,每亩1.5公斤盖种,均有较好防效。 (2)田间喷药: 50%抗蚜威4000-5000x,40%乐果1000-1500x ,20%马拉硫磷1000x,50%杀溟松2000x。 第三节?? 小麦吸浆虫wheat blossom midge 小麦吸浆虫是世界性害虫。为害小麦的吸浆虫有两种,即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 Gehin和麦黄吸浆虫Contarinia tritici Kirby,两者均属双翅目,瘿蚊科。 一、分布与为害 1.分布: 小麦吸浆虫是世界性的毁灭性害虫。除美洲只有红吸浆虫外,在欧亚大陆都是红黄两种吸浆虫的混发区,亚洲一般以红吸浆虫为主。在我国广布于全国主要产麦区。一般说,红吸浆虫的主要发生在平原地区的河流两岸。黄吸浆虫的主发区一般多是高山地区和地带。有些地区则为二者混发区。甘肃省主要分布与渭河、洮河、大夏河及黄河流域两岸的川水地及部分较阴湿的山塬区,川水地以麦红吸浆虫为主,阴湿高寒地区以麦黄吸浆虫发生为主。 一、分布与为害 2、为害 小麦吸浆虫主要为害小麦、大麦、青稞、燕麦、黑麦等。以幼虫以幼虫为害小麦花器和吸食正在灌浆的小麦籽粒的浆液,造成籽粒秕瘦而减产,轻者减产10-20%,重者40-50%,个别可高达80-90%。此外,亦可为害大麦、青稞、黑麦、燕麦等作物及鹅冠草等杂草。 此虫五十年代已基本得到控制,近几年由于品种更换和疏于防治,又有回升现象。 小麦黄吸浆虫为害状 二.形态特征? 成虫 纤细,触角细长,念珠状。前翅仅3~5条纵脉,基部仅1闭室。 幼虫 纺锤形,中胸腹板上有一剑骨片。 1.麦红吸浆虫: 成虫: 雌虫腹部第八、九节间有可以套缩的伪产卵器,全部伸出时约为腹长之半;雄虫抱握器基部有齿,末端尖锐,体桔红色,卵表面光滑,末端无附属物,长卵形。 幼虫: 前尖后钝,中间粗壮,橙黄色,前胸腹面有形Y”剑骨片,其前端凹陷呈锐角,腹末有四个突起。 蛹: 橘红色,头部前端有一对较呼吸器短的毛。 2.麦黄吸浆虫: 成虫: 雌虫姜黄色,伪产卵管尖细如针,全部伸出时约为腹长至二倍,雄虫抱握器内缘基部无齿。 卵: 香蕉形,末端具柄状附属物。 幼虫: 黄绿色,前胸剑骨片叉状部缺刻浅(钝角),腹末有4个小突起,中间1对-突起几丁质化,外方一对各有一根刚毛。 蛹: 鲜黄色,头部前端有一对与呼吸管等长的毛。 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 Gehin(1~4) 麦黄吸浆虫Contarinia tritici Kirby(5~7) 幼虫的主要区别 三、生活史与习性 (一)生活史 小麦吸浆虫一年发生一代,以3龄老熟幼虫结圆茧在土中越夏越冬。也有多年发生一代的。据报道,麦黄吸浆虫在土中可存活4-5年,红吸浆虫可达7年以上。甚至经12个冬季还能化蛹羽化成虫。 小麦吸浆虫有隔年羽化的或多年休眠的现象。其原因有两个:1.环境条件的影响,特别是化蛹、羽化必须具有较高的土壤含水量(15-25%)。在春季少雨,土壤含水量低,幼虫不能破茧上升或已上升活动。遇到土壤干燥,又回到土中继续休眠,这是小麦吸浆虫的重要生物学特性,是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2.与小麦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