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国 农业的现代化和专门化 发达的工业和主要城市 世界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和出口国 农产品出口占世界同一产品总出口量比重 世界最高的劳动生产率 美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2%,平均每个劳动力可供76人消费,不仅满足本国需要,还可以有1/3~2/5的农产品用于出口。 玉 米 带 混 合 农 业 区 美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 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美国许多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2003年,美国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有合成橡胶、轮胎、铝、载重汽车、发电量、拖拉机、磷肥等;居世界第二位的有煤炭、新闻纸、原油、家用冰箱等。 工业品大量出口,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70%,电子、航空、原子能、军火、机械、运输等设备和技术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海外投资多,跨国公司遍及世界各大洲,国外资产总额超过18000亿美元。 铁路长度超过西欧各国铁路长度的总和,航空运输量占世界的1/2。 讨论:美国为什么能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 美国拥有完整的工业部门体系,工业产品种类齐全,产量大,技术先进。 美国的一些高新技术产品 读下面的材料,说说高新技术产业对促进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美国是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 讨论:今后中国工业发展的方向是什么?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高科技中心-硅谷 工运中心-芝加哥 汽车城-底特律 美国的缩影-纽约 纽约是美国金融、商业、新闻、外贸、艺术中心,也是美国人口最多的城市。 纽约的曼哈顿区与华尔街的证券交易大厅 美国政治的心脏-华盛顿 美国总统府-白宫 石化、宇航中心-休斯敦 洛杉矶 洛杉矶的客机制造 世界影都-好莱坞 奥斯卡的颁奖典礼 旧金山风光 金门大桥 “五”: 1、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五大淡水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 2、美国的五大工业部门(钢铁、汽车、石油化工、航空航天及新兴的电子工业); 3、五 大主要城市:纽约、休斯敦、洛杉矶、旧金山、芝加哥。 唐人街 美洲移民的来源 英、法等国移民 非洲移民 西班牙、葡萄牙移民 亚洲移民 英、法移民 亚洲移民 西班牙、葡萄牙移民 非洲移民 美国的居民是以欧洲移民为主的白色人种。 美国的知识点可归纳为:“一二三四五”点。 “一”: 1、当今世界经济实力和技术力量最强的国 家; 2、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 3、输出工业产品的数量、产值居世界首位; 4、世界上第一矿产开采国,而矿产资源年销量 为40亿吨,居世界第一位; 5、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输出国,也是世界上最 大的热带经济作物输入国。 _________人种在美国也有很大的比例,他们的祖先大多是早年从______被贩运而来的 黑色 非洲 _________人是美国的原有居民,但是现在数量已不多。 印第安 美洲的原住居民—印第安人 印第安人是美洲的最早居民,他们曾创造过光辉灿烂的文化,如12-15世纪创造的印加文化,玛雅文化等。后来,由于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印第安人遭到大量的屠杀,人数剧减,印第安人只好退入热带丛林和山区中,过着原始落后的生活。 玛雅文化(4-10世纪) 印加文化(12-15世纪) 玛雅石雕 秘鲁神画 印加古城 今天的印第安人 杨振宁(1922-)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华人华侨对美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________人种是美国现有居民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72.4%) _________人种在美国通常从事繁重体力劳动和服务性工作 __________人是美国的原有居民,现在数量已不多。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 美国的华人华侨近400万。 印第安人 黑色 白色 美国的多元文化 成因:美国是一个移民众多、民族构成独特的国家。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都生活在这里,促进了文化的融合,形成了美国的多元文化。 9月19日,2004年华盛顿中国文化节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唐人街举行 想一想 人口与城市分布 人口分布不平衡,70%以 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大约 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沿 海平原和五大湖地区。 东北部人口最为稠密,西部 高原、高山地区人口稀少。 近年人口向南部、西部的“阳 光地带”迁移。 农产品 产量(%) 位次 出口量(%) 位次 玉米 41 第一 65 第一 小麦 12 第二 33 第一 稻米 5 第四 16 第三 大豆 47 第一 6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