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住院医师日记2
◇◆◇◆◇◆◇◆◇◆医生手记◆◇◆◇◆◇◆◇◆◇
我的一次糖尿病诊断经历
● 急诊科 黄强
糖尿病是当今社会极为常见的慢性病,不少人深受其苦。近期,我院就收到一些因糖尿病并发其他症状而入院的患者,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自己刚参加工作时遇到的一位糖尿病患者。
记得那是一个周五下午,门诊收进一位入院卡上写着Ⅱ型糖尿病的病人。来者是个37岁,颇具风度的消瘦男子。他一身笔挺的铅灰色西服,手握时尚手机,戴一副无框眼镜。眼镜看上去很明亮,显然是新配置的,这也更衬托出他的儒雅风范。如果不仔细看,我还会认为他只有27岁,尽管他的双鬓已微显斑白!
那时我在内分泌科已有数周,每天在病房里随主治查房,无非是看那些老迈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一面控制他们的体重和血糖,一面治疗反复发作的并发症,比如:心脑肾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末梢神经病变、感染、胰岛素抵抗综合症等。他们多在40岁后起病,口服磺脲类降糖药有效,或继发失效后改用胰岛素治疗,一些人仿佛以院为家了,因为他们今生恐怕再也走不出病房大门。
我面前的这个男子叫吴斌,问及病史,他的“三多一少”症状非常明显,至于诱因,除了世界杯期间熬夜看球感觉疲惫外,好像没什么特别发现。我想根据一般的思路,年龄偏轻,又有消渴的症状,是否可以考虑Ⅰ型糖尿病呢?但转念一想,37岁已是趋近Ⅱ型糖尿病的发病年龄(40岁),不知是否有酮症酸中毒倾向,如何定型呢?于是我先按照入院卡上Ⅱ型糖尿病的诊断,给予美比达5毫克,每天两次。
当时已接近下班时间,本来如此交班就可离去,但不知怎得,我的心中总有些牵拌,转而一想,第二天就是周末,万一别人查房时对他不在意,延误了诊治就麻烦了。于是我又开出尿常规检查,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尿酮体(+),我吃了一惊,但旋即开始兴奋,我不是渴望有证据来证实我的预感吗?赶紧查血气,果然是酸中毒,我想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出现了酮症酸中毒,加上发病年龄偏轻,岂非Ⅰ型糖尿病吗?而且极有可能是Ⅰ型迟发(LADA型),即所谓的成年发病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我当即添加医嘱,按0.1μ/kg﹒hb(谷氨酰脱羧酶抗体)。相对OGTT结合INS—ST(胰岛素兴奋或释放实验)而言,抗体检查可说是黄金标准。正是由于存在自身抗体,胰岛细胞才被破坏殆尽(存活不足10%),或产生受体后的缺陷导致胰岛素抵抗综合症,这也是构成Ⅰ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制。值得注意的是使用外源胰岛素治疗可导致IAA(+),故抗体检查力争在使用降糖药(尤其是胰岛素)之前进行。
等待了一周,检查结果终于出来了。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全部阴性。对吴斌而言,这显然是个好的消息。Ⅱ型糖尿病只需口服降糖药,从心理和生活的便利角度而言,显然比一日三餐前注射胰岛素要好。
治疗时间不长,但病情控制的很好,消渴的症状消失了,体重增加了数斤,更为有趣的是他来住院时有一个突出的主诉就是:视力一月内下降160度,由原来的400度变成560度,鼻梁上那个醒目的新眼镜就是为此而配的。推敲起来原因很简单,视力下降是高血糖导致的晶状体内渗透压升高所引起。
后来吴斌要出院了,他又换上了那副旧的400度的眼镜,但我更高兴的是,他用旧眼镜就可以看清楚这个忙碌的世界了。
呼吸科医事
●呼吸内科 朱斌斌
做一名医生,是神圣而光荣的,同时又是充满压力和风险的。这期间意味着奉献不是简简单单的帮助,而是要成熟的考虑现在的医疗环境与医患关系。当下有一本很流行的书:《医事——关于医的隐情与智慧》描写了许多患者心中的困惑和年轻住院医师激情渐消、畏首畏尾的背景。读来总体的感觉是让人心寒,“让每一个自己接手的病人感受到自己的温暖”这个毕业时的想法经受的住现实的考验吗?
在医院呼吸科轮转的2个月,我内心的犹豫如冰雪融化,在科室理性而关怀的职业态度氛围下,医事变得富有温情而令人鼓舞,下面我简要的和大家分享一二:
一、不妄断,不轻弃:和上海中山医院建立协作关系的呼吸科有着深厚学术造诣的老专家,也不乏才思敏捷的青年才俊,对于常见病种的临床诊疗自然是不在话下,然而即使如此,邓主任领导的团队还是“如履薄冰”,晦忌宽泛诊断,主观用药。讲究全面的病史问诊和体格检查,尤其是鉴别诊断。下级医生想偷懒讨个诊断或用药方案,或是一贯性的用一元论解释含有多种疾病的病人,都会挨骂。充分客观的告知,积极地请会诊,主动观测病情进展,我这个轮转住院医生在这种无形的氛围下产生了粗浅的感觉。当然有时候,诊疗也会遇上麻烦,有一次一个45岁的发热病人,我们换了四次抗生素用药方案,患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KJ360F井下电力监控分站使用说明书.pdf VIP
- “坚决破除‘特殊论’和‘补偿心理”踏实干事、勤劳干事、廉洁干事”专题研讨材料.doc
- (正式版)D-L∕T 657-2015 火力发电厂模拟量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docx VIP
- 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介绍.ppt VIP
- 美国煤矿安全生产法治化及对我国的影响.pdf VIP
- 暖通工程培训课件PPT最新完整版本.pptx VIP
- 大机捣固线路捣固施工组织方案.doc VIP
- 预制看台板施工方案.pdf VIP
- 基于AI技术的短视频监管策略研究.pdf VIP
- 广东省肇庆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