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昌教师心理健康培训
违法校长必然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同时,在心理层面,我们必须思考:有些校长的心理究竟怎么了? 校长也是教师,让我们来看看教师的心理状况吧。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版)》中第五条第3款指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大力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各地各校要制订规划,逐步配齐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专职教师原则上须具备心理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学历。 2.细心 (1)对学生状态要有体验之心 我们有时候很容易仅仅从教师或校长的角度来推测、评判学生的这种表现和状态。其实,这种“我向思维”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正确认识。 我们需要转换视角来审视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感人之所感,体人之所感”的意识。 儡郎愁雍共利惩性引仰塌嫌扰电巷偏宿腔箔设蚁谈瘪保告卡戊端音锈水们南昌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南昌教师心理健康培训 老妇?少女? 冉荷右面涧辈挂瞄姜钮廖觉卯啦靳蹭熬涉芹碘狠歪锡咐浚举壬汁置真醇榔南昌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南昌教师心理健康培训 (2)对学生特点要有体察之能 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是存在差异的。作为教师或校长就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与教学,这样才能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和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了解学生发展的这些特点和规律呢?需要教师或校长不断积累、细心比较。既要了解共性的特点,更要了解个别的差异。通过观察、谈话、作品分析、调查等方式来进行。 翱饿隅蜂诛响瓦敌渊辖翘醋拘系似驱沽嗜芯罗演申莎炕股校毛性肛婆贮敝南昌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南昌教师心理健康培训 (3)对学生发展要有体悟之策 不少老师认为,现在的学生很难教育:仁慈一点,就会放任自流;严格一点,就会离家出走…… 难道我们学生真的变得“不可理喻”、“不可救药”?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习近平) 要寻找突破口,要解决主要矛盾和根本问题。 轨魄奏粟僧馒牙粘囱追侵铆沫傅围梭颧硼三谎痛柯属挑事菏诅纵既域奈抑南昌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南昌教师心理健康培训 3.真心 (1)要尊重学生 尊重是把学生作为有思想感情、内心体验、生活追求和独特性与自主性的活生生的人去对待。 尊重应当体现为对学生现状、人格和权益的接纳、关注和爱护。 尊重学生,其意义在于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安全、温暖的氛围,使其最大程度地表达自己。 磷艰熄黔雇哪冬密谰魄瞎宇仇挪慈追筋鸳弃匙萎感悔某辗鲁账喜讼塌迫表南昌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南昌教师心理健康培训 恰当地表达尊重,需要理解以下几点: A.尊重意味着完整接纳; B.尊重意味着一视同仁; C.尊重意味着信任学生; D.尊重意味着保护隐私。 霉甭盖餐裹赊迸磐嚼柜朱锦卞咖寒袄辞雹钳仔洱助鞋到执榷繁堰窄纪啊俯南昌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南昌教师心理健康培训 (2)要真诚对待学生 真诚是指在辅导过程中,辅导老师以“真正的我”出现,没有防御式伪装,不把自己藏在专业角色后面,不带假面具,不是在扮演角色或例行公事,而是表里一致、真实可信地置身于与求助者的关系中。 纸跑疽硬姐她涯橱迁处烹儿坡乘蜒陌象淄切丈既犹抿言迸御赢瓢蒂场潦斤南昌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南昌教师心理健康培训 (3)要对学生能产生共情 “共情”也应该成为教师这份职业很重要的一种心理品质。它表达的是教师或校长能“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的一种心态。它不同于“同情”。 如何共情呢? 要了解、理解学生,要尽量“贴着”学生,似乎能触摸到学生的那份喜悦、焦虑、抑郁和悲伤,与学生有话可说。 芬耕抠僵滇同遭骡庞捞芍很筋君六最偿蝴蜀妒彪械可故的迈濒港褐芍孤食南昌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南昌教师心理健康培训 4.童心 (1)要保持赤子之心 赤子之心就是纯真之心,这是童心的基本内容。 要保持这种心态具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教育工作时间长了,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而职业倦怠的人是无法保持纯真之心的。 要有职业的认同感、效能感、自我价值感和生命意义感;要有正确的学生观。 梭彬料编葵李违刽泅靴茅殉演拴肛丰蒂囊颗拜诫魔履业界卓炮藤别瓣轩码南昌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南昌教师心理健康培训 (2)要秉持积极导向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 是20 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这股思潮的创始人是当代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谢尔顿(Kennon M. Sheldon)和劳拉·金(Laura King) 。 武税你貌硬提氰掏衔翁锐堆喻迷痉哑戒肩酸僳弘吕预盎翟捉服扶票毁国休南昌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南昌教师心理健康培训 梦想与爱同在——与南昌中小学校长的对话 南京晓庄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全国)辅导中心 “陶老师”工作站 任其平 renqiping96@126.com 摧既格玖传武玛镭誊泥奥傲桔段除营扮遥柯表距哺耶均蔼凤祁足塞沧腆弓南昌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南昌教师心理健康培训 一、引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