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净慧寺供参习.doc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净慧寺供参习

净慧寺 史上曾堪称江南十大名刹之一。还有一净慧村,相传为三国东吴周瑜水军都督府督署,到宋代时,作为太湖边重要的军事守地,改为储福大将军的帅府。 相传乾隆年间乾隆下江南,指明要去净慧寺,当时无锡属于常州的一个县,由于大雨,将通往净慧寺的道路冲垮,但是当时的无锡官员害怕乾隆降罪,故将乾隆带领至无锡崇安寺,谎称崇安寺即是净慧寺,于是乾隆亲笔题字牌匾“净慧寺”,该匾随后便送还给位于新安镇的净慧寺,但由于文革年间内乱,红卫兵将该牌匾烧毁。净慧寺为千年古刹,位于无锡太湖之滨的新安,风景优美,并且同杭州的灵隐寺相隔一个太湖,在同一个纵位,可谓前门对后门,故净慧寺也被称为小灵隐寺! 但是近年由于当地政府的不重视,使得净慧寺不被大家所重视和被忽略!?? 现在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净慧寺都会有热闹的庙会,善男信女从四方赶过来烧香拜佛 散落江南乡间的文化符号(10)新安镇·千年古刹净慧寺图·文穿山甲1268无锡,秋日的周末,我选择骑车从雪浪镇去新安镇净慧寺,16公里的骑行,一直是在太湖北岸的村子里穿行,走走停停,行行摄摄,大约40分钟我们到了新安镇,到了无锡最古老的寺庙:净慧寺。一百多年前,先人们去净慧寺比我们要滋润,他们大多选择乘船,出南门沿着古运河往南三十里,再转入小河道,舟船就可以直达山门外。图1 相传,净慧寺所在本是三国时周瑜的水军行辕,后来成为比丘尼的道场。 到南宋嘉定年间,宋宁宗下旨建造寺院,赐额称净慧寺。在寺内保存的一块残碑上,我们读到了残缺的记录:明正统十一年重建、成化四年重修;万历十九年破坏已极,由寺僧募化兴工重建,到万历二十七年完工,浙江布政使无锡人龚勉曾为之作记;崇祯十七年大殿重修;清初又成为荒凉之地,由乡贤集资重修。如此这般后,净慧寺又遭遇过太平军和日寇两次劫难。同治年间,曾是林则徐扈从的李秉忠在此出家,法名宝田,收拾起“长毛”大火扔下的废墟,重修寺院和石幢。这一年,正是义和团在北方起事,动乱不止,三十七年后,日寇又沿着苏锡公路经过新安镇,净慧寺再次遭遇火焚,只有这座同治年间所建的天王殿幸免于难,这是今天净慧寺中最古老的建筑。其后,1940年宏修和尚主持重修净慧寺,又给我们留下了一座观音殿,到1999年,净慧寺重新拥有了大雄宝殿。 图2 双石幢。寺前两座石幢,幢为塔类,虽然体量不大,但古拙端庄。仔细端详,刀痕石锋犹在,虽是近年新作,但作为南朝寺院的特征,仍感到精美和协调。据当地老人讲,原先寺前有两座石幢有三节,高有三丈六尺,1958年大跃进时为了妆点新建的小公园,把它拆卸搬走,在这过程中部件受损,再也没能堆成原状。今天重建的两座,无论如何也无法与原来的相媲美,而原先的古石幢只剩下几件残石,已回天无力了。图3 古旗杆夹石。 在双石幢的东面,有一对江南罕见的旗杆石。这对旗杆石是由两块碑状的大石构成,当木旗杆置于中间后就被两石固定住,又有上下两穿孔销住,因此又称作旗杆夹石。净慧寺的旗杆夹石是武康石质,又称阳山石,与惠山寺中北宋金莲桥的用料相同。它高达4米,宽有56公分,厚达25公分,顶端刻有覆莲图案,有宋代石刻的风格,与吴县保圣寺的旗杆夹石相仿,但比它高出一米多。居东一块上字迹风化严重,有“弘治”年号,西面一块依稀可见“比丘尼正莲”字样。图4 当地传说,净慧寺有“小灵隐”之称,大凡到杭州灵隐寺烧香的香客,必须再到净慧寺烧“回头香”,才算是功德圆满。 在南宋绍定年间,净慧寺占地68亩,有僧众三百余人,寺田500余亩,高墙围护、古木参天,每到农历二月十九观音圣诞,进香者多达十万,有江南十大名刹之称。据说那时的净慧寺,有房舍5048间,这些不可思议的数字,如同南朝烟雨一样难以捉摸。图5 净慧寺的老人告诉我们,1958年大跃进时,这里的青石被人拉去烧石灰、铺房基,大雄宝殿拆下来的木头也被卖到了上海。1998年重建寺院的消息传开后,不少村民将家中原属净慧寺的石头和木头自发地送回寺院,有的还留有原来的字迹。 这些材料虽然没有在重建中使用,但就在这份心意中,大雄宝殿如法如仪地恢复起来,并由当时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题写了殿名。图6 图7 图8 净慧寺后花园图9 净慧寺后面的放生桥图10 净慧寺一角图11 在净慧寺后,树有几块墓碑,有光绪十八年立“大宋绍定临济正宗德英和尚之墓”碑,有“净慧堂上传临济正宗三十三世开雷震和尚塔”,可见宋代以来,这里是禅宗临济一脉的道场。 图12 在高僧墓旁,还立有一块石碑,上书“将军墓”三字,碑侧列名均为僧人法号。这是哪位将军的墓地?传说,明初义将储福将军不愿背叛建文帝去投靠朱棣,隐居于此最后“不食而死”,僧人感其忠义,将他的遗骸埋葬于此。到了大明江山气数已尽的崇祯十七年,南明小朝廷的“弘光帝”朱由崧追谥储福为“贞义”,无锡知县林饬立即就在惠山建起了“储贞义公祠”。图1

文档评论(0)

dart0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