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4
关于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的调查报告
以我国五家上市银行为例的分析
孙天琦
作者简介:孙天琦(1971—),男,陕西韩城人,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经济金融理论与应用研究。
报告写作过程中,山东大学经济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胥晞同学对第一部分文件整理、第二部分报表数据搜集做了大量基础工作,西安交通大学金融学博士点高冬民、陈璐同志以及杨岚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在此表示感谢。报告仅仅代表个人观点,文责自负。
(山东大学 经济研究中心,山东 济南 ,250100)
内容摘要:本报告总结了我国贷款损失准备制度的历史沿革,分析了五家上市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情况,并对辖区相关机构进行了调研,发现:(1)五家上市银行贷款损失准备有明确的计提范围,但行际之间计提范围有差异;(2)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比例符合监管当局的原则性要求,但各行提取比例有差异;(3)计提损失准备时各行对抵押物金额扣除不同;(4)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呈逐年上升(除深发展)趋势,抗风险能力趋于增强;(5)部分机构逻辑上存在利用贷款损失准备操纵利润的可能;(6)仅仅从贷款损失准备比例看,大多未体现周期特征,在经济周期高点可能相对少计提;(7)调查中发现五级分类目前还存在问题,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基础不牢靠。
在此基础上,结合调研掌握的具体情况,本报告认为:(1)银行监管、财政、税务等部门应加强协调,进一步规范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制度;(2)进一步完善贷款五级分类制度,夯实损失准备计提的基础;(3)结合我国目前信用环境,需要研究五级分类、贷款损失准备计提这两个环节抵押品、有效担保的处理原则,避免重复考虑、高估价值,使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更加审慎,更好地覆盖资产风险;(4)五级分类、特种准备、一般准备、专项准备以及分红政策等方面要充分考虑经济周期或者行业周期波动的影响,以使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更为前瞻、审慎,确保提足损失准备,及时弥补损失,增强资本基础,提高抗风险能力;(5)区别对待,分类监管;(6)重视贷款损失准备、资本充足率监管在货币政策传导方面的作用及其产生的宏观效应。
关键词:贷款损失准备;经济周期;不良贷款;前瞻性
贷款损失准备是商业银行为抵御贷款风险而提取的用于弥补银行到期不能收回的贷款损失的准备金,用来应对未来对银行资本的潜在需求,具有防范银行信用风险与补充银行资本的特性,是目前我国银行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监管的一个重点,相关监管当局也已经作了大量卓而有效的工作。本报告主要以五家上市银行为例,对我国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及存在的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的发展
从理论和实践来看,目前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和冲销主要有四种形式。一是直接冲销利润(Direct Write-off)法,即平时不计提损失准备,当贷款实际损失时直接冲销利润。二是普通损失准备(General Provision)法,即按照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一般采取经验方式,银行可自行选择)提取损失准备。当贷款损失确实发生时,再转销相应的贷款余额。三是专项损失准备(Specific Provision)法,即定期对贷款进行分类并对可能的内在损失进行评估,按照评估的损失程度计提专项准备。贷款实际损失时,首先用专项准备冲销,损失准备不足时,再冲销利润。四是特别准备(Special Provision)法,即对贷款的国家信用风险和行业风险等提取特别准备,作为一种补充。这四种方法的不同组合,构成了不同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体系和冲销制度,其中普通准备法和专项准备法构成的损失准备计提和冲销制度,计提和补偿取用时不会对当年利润产生剧烈影响,可以减轻贷款损失对银行的冲击,较为符合审慎会计原则的要求,有利于商业银行稳健经营,也普遍为各国中央银行所提倡。
我国贷款损失准备制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1998年前的贷款损失准备制度
1、我国最早提出建立贷款损失准备制度是1986年1月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 本部分所涉及的相关文件具体内容,请参阅财政部、银监会网站。,其中第四十条规定:“专业银行应当建立呆账准备金,呆账准备金的额度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会商财政部制定。
本部分所涉及的相关文件具体内容,请参阅财政部、银监会网站。
1988年7月财政部制定《关于国家专业银行建立贷款呆账准备金的暂行规定》,首次从呆账准备金的计提、呆账的认定、核销等几个方面对呆账准备金做出了较为全面的规定:(1)规定了呆账计提范围,给出了可以列为呆账的贷款的条件。(2)提取比例:工业、商业、建筑企业的流动资金贷款为1‰;农业贷款、乡镇企业贷款、私营企业贷款和个体户贷款为2‰;进出贸易贷款为1.5‰;外汇贷款、固定资产贷款和技术改造贷款为2‰。
1992年7月财政部颁布了《关于修订〈关于国家专业银行建立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青岛上合产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聘(14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docx VIP
- 2025-2026新版部编人教版小学3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设计.doc
- 2025青岛上合产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聘(14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docx VIP
- 口腔科冠调合知情同意书.docx
- 山东省临沂市费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pdf VIP
- 16111(1118修改)柔性掩护支架采煤作业规程.doc
- 2025青岛上合产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聘(14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详解参考.docx VIP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奶粉中三聚氰胺的含量.docx VIP
- YY_T 1268-2023 环氧乙烷灭菌的产品追加和过程等效.docx VIP
- 2025青岛上合产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聘(14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