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以孝治天下”对后世的影响.doc
“汉以孝治天下”对后世的影响
作者简介:辛静(1991-),女,河北省承德人,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1级伦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民道德建设。
毕婧(1988-),女,辽宁大连长海人,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1级伦理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伦理。
摘要:孝文化在中国历史、传统社会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中国传统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孝的文化。汉代则继承并变异了先秦儒家丰富的孝道思想,逐步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孝道理论,即“孝治天下”。也就是说,汉代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视孝的朝代之一,他以“孝”作为自己治国安民的主要理论基础。当然,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在“汉以孝治天下”的思想影响着中国封建社会前进的同时,也对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起着或多或少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孝治文化;孝道;汉朝孝文化;影响
一、“汉以孝治天下”的特点
“汉以孝治天下”即指汉代以孝道思想为治国的纲领,使原本只是基本道德观念的“孝”的思想渗透到汉代社会政治生活各个方面,汉代建立了以孝为核心的统治地位。作为政治纲领的汉代孝道理论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汉代孝道观点更加系统化和理论化。如果说先秦儒家的孝道观点还停留在意识范畴阶段,那么汉代的孝道观点在经过了规范化和层次化后使之成为理论形态。
“孝”被明确的划分到“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总纲目中。汉代大儒董仲舒明确并系统的论证了“三纲”学说,确定了父尊子卑,君尊臣卑,夫尊妇卑的地位。还把孝行区分为三级,“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又分为:“孝有三,小孝用力,中孝用劳,大孝不匮”。在西汉著名典章制度书籍《礼记》中,为了倡导社会遵守孝道,针对先秦孝道缺乏规范的行孝规定,对人们在各种场合行孝做出了具体的行为规定。如在物质生活方面应遵循赡养之礼,“父母在,朝夕恒食,子妇佐之。在精神生活方面应遵循恭敬之礼,父母“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出必告,反必面”,以免父母担忧。即使父母有过,对父母进谏,也要“下气怡色,柔声以谏”等。而汉代孝道教育通用教材的《孝经》中后阐述了各种人以孝治身、治家、治官、治国、顺天下的道理。》第一次把孝道作为一个专门问题提了出来,专门探讨孝道和以孝治国的种种思想,开始对孝道进行更为全面的总结。孝道被理论化、系统化,逐渐上升到百德之首、百善之先的地位。
第二,汉代孝道的政治化、实践化。中国封建社会把政治的得失成败系于君主的个人品质至上,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是以修身为本。因此,以孝治天下,则要求汉最高统治者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
“汉以孝治天下”,孝的精神亦渗透在其统治政策中。提倡孝道,褒奖孝悌,是汉以孝治天下最明显的标志之一。据《汉书》与《后汉书》帝王纪中记载,自西汉惠帝至东汉顺帝,全国性对孝悌褒奖、赐爵达32次。对于著名的孝子,皇帝更加重视,把其作为弘扬孝道的榜样,宣传孝道的工具,精心扶持。不仅如此,还用社会教化与学校教育的软手段来提倡孝道。
第三,汉代孝道的神学性。汉代孝道的神学化,董仲舒可以说是开创者,他以阴阳五行学说的神秘观念和牵强附会的神话臆说来渲染孝的观点。董仲舒用五行理论对《孝经》中的“孝”是“天之经、地之义”的理论加以阐发认为将父子相承的家庭关系纳入五行相生的神秘构架,将父子之序的血缘直系比你天赐系列,将父子相依喻为五行授受,归结为父为子纲,乃天道之常,父子尊卑犹如天地之别。他把孝子的孝行看成五行相生、相受的固定格式,以神学世界观说明孝是先天的客观道德观念。董仲舒用阴阳理论附会演变出他最有名的“三纲”说,即用作规范君臣、父子、夫妻之间尊卑秩序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西汉中后期,政局更加动荡,社会秩序混乱,诚纬迷信在这种政治局势下得到很快发展。诚纬迷信思想对孝的观念进一步神秘化和迷信化,实际上掩盖了孝的阶级内容,起到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作用。
东汉,章帝时编订而成的《白虎通义》,包含了大量的孝道理论.此书继承和发挥了董仲舒的孝道观点,使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得到了进一步的神秘主义论证,并使之更加教条化。随着《白虎通义》对儒学经义与庸俗迷信结合予以法定地位,自此之后,对孝的观念阐发更加神秘。
二、“汉以孝治天下”的措施
为了将“孝治”推行到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汉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方针。
第一,教育方面。首先,汉代孝道成为汉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孝经》更是统治者的必读之书,是教授培养太子的重要内容。其次,孝的思想亦是学校讲授的重要内容,是学生的必需课。孝的教育的社会化是汉代统治者贯彻其孝治天下方针的重要方面。最后,汉代孝的教育范围极广。汉代进行孝的教育是建立新的社会秩序的重要部分,依赖教育手段,使孝的观念渗透到人们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80后”许航:“全国最美检察官”的别样人生.doc
- “SG186”营销业务应用系统推广的效果分析.doc
- “‘舌尖’上”之再思考.doc
- “一野”名将谱铁军名将.doc
- “不一定”的刘小东.doc
- “不听话”开启的八个育儿反思.doc
- “中东小贝”转会花滑界.doc
- “乡音地图”狂赚280万.doc
- “二手房”里的全世界.doc
- “于正爱将”陈晓:跟小鲜肉比?我肯定完蛋!.doc
- 2025年内蒙古阿拉善额济纳旗教育领域紧缺专业教师校园招聘8人笔试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docx
-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
- 工程部年度计划课件下载.pptx
- 《学前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
- 家长玩儿手机图片课件.pptx
- 基于国家智慧教育云平台的在线物理实验课程质量保障与教学效果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内蒙古阿拉善额济纳旗教育领域紧缺专业教师校园招聘8人笔试备考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语言领域测试题(附答案).docx
- 2025年内蒙古阿拉善额济纳旗教育领域紧缺专业教师校园招聘8人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docx
- 皮肤肿瘤的防治与护理.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