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平教授辨证应用外洗法治疗皮肤病的经验.docVIP

方平教授辨证应用外洗法治疗皮肤病的经验.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方平教授辨证应用外洗法治疗皮肤病的经验.doc

方平教授辨证应用外洗法治疗皮肤病的经验   【摘要】 外洗剂作用于皮肤药效直达,方平教授根据皮损辨证,总结出清热凉血法、清热燥湿法、燥湿杀虫法、养血润肤法治疗常见皮肤病,效果显著。   【关键词】 外洗法; 皮肤病; 方平; 经验   方平教授从事皮肤科临床工作30余年,曾先后任北京护国寺中医院及丰台医院皮肤科主任,并为张作舟老先生的学术继承人。2011年,被推选为“北京市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笔者有幸成为方平教授的学生,得其言传身教,体会学习其辨证思路及处方用药,受益匪浅。方平教授应用外洗法治疗皮肤病,辨证准确,药简效显,让笔者印象深刻。现将方平教授临床常用的外洗法及经验方介绍如下。   1 清热凉血法   用于血热发斑证,常由风热侵袭,入血发斑,或内热壅盛,迫血发斑而成。证见斑疹色红、?肿,自觉痒剧,遇热尤甚,抓后渗液量少。常伴烦劳胀满,口干口苦,便秘溲赤等症状,舌红苔黄,脉浮或数。常见于接触性皮炎、湿疹、毛虫皮炎、虫咬皮炎、间擦皮炎等病的急性期而水疱渗液不多者。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消斑。药用热毒洗剂:马齿苋30 g、蒲公英30 g、青蒿30 g、赤芍15 g、苦参20 g、白鲜皮30 g,煎汤后去渣晾凉,外洗并湿敷患处,2次/d,20~30 min/次。   按:方中马齿苋、蒲公英清热解毒力强,青蒿、赤芍功善清热凉血消斑,苦参、白鲜皮清热除湿,祛风止痒。皮疹鲜红、水肿明显者加生槐花15 g、?签草20 g,增其凉血解毒、祛风除湿之功;有水疱及少量渗液者加茵陈15 g、黄柏10 g燥湿清热;皮损干燥有少量皮屑者加当归15 g养血润燥;痒剧者加地肤子15 g祛风除湿止痒。方教授强调此类皮疹宜冷洗、冷湿敷,躯干皮疹面积较大时可略加温以防感冒,忌搓洗,以保护皮损。   临床病例:王某,女,33岁,2012年3月15日来诊。诉近5年来每至春季面部即起红斑,自抹“尤卓尔”后好转,停药即复发,近1周来红斑又起,瘙痒明显,抹“尤卓尔”后无缓解。查:双面颊散在数片黄豆大红斑丘疹,略显干燥,有少量糠样皮屑。舌红,苔薄黄,脉浮数。西医诊断:过敏性皮炎;中医辨证:风热毒邪、入血发斑。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消斑。药用热毒洗剂加地肤子15 g、当归15 g,煎汤去渣晾凉外洗,洗后外涂硅霜,痒时可掺入少量无极膏以止痒。3剂后复诊,红斑色转淡,无新发皮损,瘙痒明显减轻。将前方去地肤子,再用3剂外洗。1周后患者到其他科就诊时来诉,用药后红斑消退,丘疹平复,瘙痒消失,未再复发。   2 清热燥湿法   用于湿热浸淫证,此证常由饮食不节,内生湿热,或素体郁热,兼感湿邪,浸淫肌肤而成。证见斑疹潮红,伴多量水疱或脓疱,瘙痒明显,抓后糜烂渗液,结有痂皮,迁延难愈,食鱼虾或饮酒后加重。常伴口干不欲饮,胸闷呕恶,乏力困倦等症状,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常见于急性、亚急性湿疹,接触性皮炎、传染性湿疹样皮炎、脓疱疮、足癣湿疹化等病的渗出期,也可用于掌跖脓疱病的脓疱期。治宜:清热解毒、燥湿收敛。药用湿毒洗剂:马齿苋30 g、蒲公英30 g、败酱草30 g,黄柏15 g、茵陈15 g、明矾10 g、苦参15 g、白鲜皮30 g,煎汤去渣晾凉,冷湿敷或浸泡患处,2~3次/d,10~15 min/次,渗液过多者可持续冷湿敷。   按:湿毒洗剂是方教授在热毒洗剂的基础上,加强了苦寒燥湿之品,减其凉血消斑之味而成。方中用马齿苋、蒲公英、败酱草清热解毒,黄柏、茵陈、明矾燥湿收敛,共除湿毒,苦参、白鲜皮燥湿祛风止痒。渗液多者加茵陈至30 g、五倍子15 g以收敛拔干;脓疱多者加天花粉30 g、皂刺15 g以解毒排脓。注意:有糜烂、渗液、结痂的皮损要用石蜡油或消毒植物油清洁后再泡洗或湿敷,忌用清水或清洁剂清洗皮损。冷湿敷面积一次不宜过大。   临床病例:黄某,男,45岁,2012年8月3日来诊。诉双下肢起水疱瘙痒流水1月余。初为少量小丘疹水疱,瘙痒。抓后形成成片糜烂面,面积不断扩大。曾于外院口服抗组胺药及外用激素类、抗菌素类药膏,疗效均不明显。查:双下肢外侧各有手掌大面积红斑糜烂皮损,上覆蜜黄色厚痂,痂下有明显黄色渗液,皮损周围散在分布少量脓疱。患者无发热,但皮损瘙痒剧烈,夜眠不安,口渴心烦,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西医诊断:脓疱疮。中医辨证:湿热毒邪,浸淫肌肤,治以清热解毒,燥湿收敛。药用湿毒洗剂加黄柏、茵陈至30 g,野菊花、金银花各30 g,生地榆20 g,3剂煎汤冷湿敷,未予内服抗生素。湿敷后痂皮变软,嘱用消毒植物油浸润清洁,将曲安奈德益康唑掺入黄柏面外抹,严禁接触水及清洁剂。3日后复诊,脓疱已趋干燥,脓痂转薄,已无明显渗液,瘙痒亦减。继用前方3剂,痂落疱干,露暗红基底,去明矾、黄柏后再予6剂以巩固疗效,皮损未再复发。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