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传统文化文化在创建和谐幸福家庭活动中的现实意义.doc
浅谈传统文化文化在创建和谐幸福家庭活动中的现实意义
(新疆昌吉州计划生育指导所 新疆 昌吉831100)【中图分类号】R197.32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409-01 在当前计划生育工作重心转移的新形势下,笔者就如何从文化角度,在计划生育和谐幸福家庭创建活动中合理运用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宣传、教育和培养具有和谐人格的社会个体和建立和谐家庭,促进计划生育工作本身的进步和未来发展,探讨如下。
1 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和价值观念的最高原则。正是具有“和谐”精神的中国传统文化造就了中华文明的历久不衰,并显示出自身强大的生命力和超越民族界限的世界价值。充满了大智大慧的“和谐”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一致性与和谐统一;“中和”思想指社会整体的协调与融洽,是“和而不同”,是求大同存小异,甚至于是求大同存大异;“民贵君轻”思想是中国历史上“仁政”说的立足点,这一思想,对于今天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宗旨具有可借鉴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2 传统文化教育在计划生育创建和谐幸福家庭活动中的作用与价值
2.1 结合传统“仁爱”文化教育,提升“以人为本”的计划生育工作。 计划生育工作开展多年来,成绩斐然,不足也有很多。如不少地方工作简单粗暴,把人当作完成任务指标和数据的工具冷漠对待,前段时间陕西西安强制堕胎事件、网上暴光的内容“恶狠狠”的计划生育宣传标语:“该扎不扎,见了就抓”、“宁添十座坟,不添一个人”等,反映出一些地方计划生育工作严重脱离群众,不顾群众利益。传统儒家思想中主张以“仁爱”去融洽人际关系,强调“恻隐之心”、“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这种宽泛的仁爱思想对今天计划生育工作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发展要为了人民、发展要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分享,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2 结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强化新时期计划生育队伍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的文化价值体系,儒家对“仁”的强调,对“礼”的推崇以及“和为贵”的主张,都是为了协调、规范和平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正己正人”的思想,有利于提高领导班子的管理水平 儒家在“如何做人”的理论主线上,强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现人的道德自律和道德完善,成为理想健全的人。孔子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为仁之方,讲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就是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只有正己,才能正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讲的正是领导者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形成的人格魅力,以及这种魅力所蕴涵的无限感召力和引导力。在组织生活中,领导者的工作水平,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领导者的个人魅力,对队伍的整体形象和干部日常行为的养成也会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
“精忠报国”思想的继承,有利于增强干部的忠诚意识
“精忠报国”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实际上体现的是一种深层的国家意识,是中华民族的巨大凝聚力,也是推动民族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德治国的今天,科学的反思“精忠报国”的民族精神,对进一步增强干部队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责任意识,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心系群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有利于培养队伍的道德精神 重义轻利是儒家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孔子宣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从价值取向上肯定了义重于利。孟子更是把“舍身取义”看作是事之当然。儒家的重“义”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支配了我们民族成员的生活方式,成为人们的行动指南和处世准则。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使干部队伍在日常工作中以法律、道德等“义”之标准为重,以自身的价值思想防线抵御市场经济和商品社会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对自我的冲击,有利于干部队伍的道德价值建设和廉政建设,解决计划生育乱罚款、收取红包、徇私舞弊现象。通过引导队伍自觉养成廉荣贪耻的良好风尚,在潜移默化中让正气在每一个干部的心中扎根。
2.3 结合传统“孝悌”文化教育,促进奖扶政策落实。 “百善孝为先”、提倡“孝亲”从道德功能上看,对协调家庭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培养人们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的义务感、责任心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无论社会怎样变化,家庭仍然是社会的基础,国家的细胞。而“孝悌”文化也仍然是维系家庭正常运转、化解压力的重要元素。因为孝可以使家庭亲密和谐,可以使家庭温馨幸福。
当前,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解决“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活出精彩!“葱油饼大妈”坚守梦想写出畅销书.doc
- 活血化瘀药辅助治疗急性脑出血临床疗效及药学分析.doc
- 流体剪切力与17―β雌二醇对MC3T3―E1细胞增殖活性协同作用的研究.doc
- 流体机械叶轮内部流场测试技术进展.doc
- 流动与多元:互联网传播中的女性身体审美.doc
- 流动医护小组对社区老年人家庭护理做法和体会.doc
- 流塑状淤泥软土地基中异型沉井施工技术.doc
- 流程化管理在社区产妇访视中的应用效果.doc
- 流行性感冒疫苗的预防效果观察.doc
- 流行装修方式的健康隐患.doc
- 2025年智能快递驿站行业政策与市场机遇报告.docx
- 2025年校园安全防范中新能源电动巡逻车采购可行性分析.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在智慧旅游区的应用前景研究.docx
- 2025年智能家居报告:人工智能伦理风险的法律责任与用户隐私保护.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与垃圾分类信息化管理结合的可行性研究.docx
- 2025年智慧社区远程医疗诊断中心在基层医疗机构运营管理中的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智慧社区:老年活动广场智能化升级研究.docx
- 2025年智能社区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市场应用前景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在垃圾分类回收与处理中的智能化改造路径.docx
- 2025年本土半导体材料产业链国产化战略布局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