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题目.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授课题目

授课题目 第九章 地表水作用的工程地质研究 教学目的 与 教学要求 了解河流动力学特征;掌握河床演变的基本规律、河床的稳定性和坝闸下游河床再造、河道整治的工程措施;掌握泥石流的类型划分、泥石流的发生条件与形成机制;了解海(湖)岸带的动力工程地质研究。 主 要 内 容 第一节 河流地质作用的工程地质研究 一、河流动力学特征 二、河床演变的基本规律 三、河床的稳定性和坝闸下游河床再造 四、河道整治的工程措施 第二节 泥石流 一、概述 二、泥石流的类型划分 三、泥石流的发生条件与形成机制 四、泥石流特征指标的确定 五、泥石流的防治 第三节 海(湖)岸带的动力工程地质研究 一、慨述 二、海(湖)岸带上水的动力因素 三、海(湖)岸带物质运移及冲蚀、堆积的一般规律 四、影响海(湖)岸带演化的地质因素 重点与难点 河床演变的基本规律、河床的稳定性和坝闸下游河床再造,泥石流的类型划分、泥石流的发生条件与形成机制。 教学方法 手段(教具) 参考资料 1 戚筱俊.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 2 陈德基主编.水利工程勘测分册.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3 崔冠英主编,水利工程地质,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4 左建,郭成久等主编.水利工程地质.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5 孙文怀.工程地质与岩石力学.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 6 李智毅,杨裕云主编.工程地质学概论.武汉:中国地质出版社,1994 7 张倬元,王士天,王兰生编著.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北京:地质出版社,1981 8 胡厚田.土木工程地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课后作业与 思考题 课后思考题:第九章课后思考题与练习题第2题; 教学后记 讲稿部分 教学过程 时间分配 circumfluence 1)单向横向环流——弯曲河段(图9-2、9-3) 2)双向横向环流(循底分流式)——宽阔或平直河段(平水期—边滩valley flat河漫滩) 3)双向横向环流(循底汇流式)——宽阔或平直的河段(洪水期—心滩river island) 4)混合(多向)式环流——宽浅的河道中,且河底的起伏变化大的情况。 (二)河流地质作用的水力学原理 1.冲蚀(侵蚀erosion)(下蚀down cutting和侧蚀lateral erosion) 1)与流速垂直断面上突起体承受的动水压力(公式9-3); 2)突起体在动水压力的反复作用下,沿可能滑动面产生的剪切应力(公式9-4); 3)突起体抗冲稳定性判断; ①突起体的抗剪强度大于剪切应力——稳定;②突起体的抗剪强度小于剪切应力——不稳定;③突起体的抗剪强度等于剪切应力——极限状态 4)确定极限状态时的临界流速(公式9-5); 2.搬运(transportation) (1)推移质traction matter的起动条件 1)推移质颗粒直径为d,则迎水面所受得动水压力为P1(公式9-6); 2)颗粒滚动时,受河底摩擦阻力T为(公式9-7); 3)当P=T,颗粒处于极限状态,推移质临界流速(公式9-8); (2)悬浮质suspension matter的起动条件 1)悬浮于流体中的颗粒,其顶部流速大侧压力小,底部流速小侧压力大,由此产生对颗粒的上游力P2,如水流垂直分速度为U则P2为(公式9-9); 2)当P2=W时,临界悬浮分速度Ukp (公式9-10); 3)悬浮临界流速υkp 3.沉积(deposition) 二、河床演变的基本规律 (一)河谷的形成和形态特征 1.山区河流 mountainous area (1)按其 发育程度和形态特征可分为: 1)未成形河谷:隘谷defilo、障谷gorge和峡谷canyon;2)河漫滩河谷:flat valley 3)成形河谷:有阶地terrace发育。 (2)河谷的发育主要受构造控制:背斜谷anticlinal valley、向斜谷synclinal valley、断层谷fault valley、地堑谷graben valley等; (3)河床地貌river bed landform :岩槛、岩滩、深槽pool和瀑布waterfall; (4)河谷覆盖层的厚度。 2.平原区河流 1)河谷类型:游荡型、叉道型、辨状、地上河 2)河床地貌river bed landform:心滩river island、岸滩、沙洲shoal; (二)河床冲淤变化的过程及条件 1.横向摆动:边滩的迁移、心滩冲刷和沙洲的下移(图9-7、9-8) 2.小改道:主槽在河床范围内突变性的摆动。 1)主流移夺另一股叉流;2)截弯取直cut-off: 3.大改道:河流袭夺其他河

文档评论(0)

chenchen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