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四川古民居.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PAGE 4 — — PAGE 3 — 四川古民居 明清时期,商业繁荣,经济发展,四川民居出现了许多封闭式的院落,即四合院。早在东汉时期,四川民居已有了重门厅堂的庭院,并以围廊分隔院落,前堂后寝,厨房与望楼分区明确。 四合院是中国汉民族的典型民居建筑。其特点是四周为房屋,中间有院坝或天井。四合院的规模大小不等,大型的四合院有二进、三进或东西跨院。不论大小都以中轴线为中心,讲究对称布局,显得严谨而优雅。四川江河纵横,由于受河流走向的影响,四川四合院不象北方四合院那样讲究正南正北。大户人家的宅院一般要在中轴线上建门厅。轿厅和堂屋,往左右延伸布置卧室、书房、厨房、杂屋等,形成左中右三组横列的院落组群,规模更大的宅院在前排建筑的后面还有后排建筑以及后花园、仓库、加工作坊等,可谓庭院森森。 四川的四合院内都建有天井。天井的四边用条石砌成台阶,中间地面用石板铺成平面,下面掬有排水沟,可以排泄从屋檐泻下的雨水。四川民居的天井一般都较小,只有农村作晒坝的要大些。在北京,传统四合院的房屋和天井的平均比例为2:1,四川则为3:1。虽然小些但不止一个,民间常以天井的数量来衡量一所宅院的大小。天井除具有排水作用外,还具有通风、采光、绿化、晒衣、晒粮食以及休闲玩耍等综合功能,是住户人家的小天地。小小天井充当了住宅的庭院,这种既露天又封闭的空间,把室内与室外有机地统一起来了。 四川四合院一般采用穿斗式木构架或括梁式结构,墙壁多为木质,也有砖砌空心墙。大型四合院群浇的房间较多,正房、厢房、副房等层层组合,房屋的高度、进深也各不相同,但屋顶交叉相连,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从高处往下俯瞰,小青瓦屋面重重叠叠,高低起伏,排列有序,看上去就象一群黑色的飞雁在展翅飞翔。而屋顶则均为两面坡式,上面覆盖小青瓦。屋檐出檐较深,既可遮阳光直晒又可防雨水冲刷墙面或渗入屋内。这种被称为“冷摊瓦屋顶”的特点是透气性好,空气从许多细密的缝隙中进入室内却又感觉不到风,而是徐徐地、不间断地循环着室内的空气,这在冬季门窗紧闭时效果犹为明显。夏季潮湿闷热,“冷摊瓦屋顶”又可以不间断地将室内的湿热气排出,较好地解决了室内的潮湿和闷热,这就是小青瓦房屋夏天为什么比较凉快的原因。 传统的四川民居讲究用一些木雕、石雕和砖雕来装饰房屋,比较常见的是在门窗格扇、挂落、牌坊、撑拱等部位施以木雕,可以分为浮雕、镂空雕、立体圆雕和浅雕四种。砖雕又称为“花雕”。各种雕刻内容题材广泛,常见的有福禄寿喜字样、吉祥如意图案、历史故事、戏剧人物、花草动物等形象。不少雕刻布局繁密严整,层次分明,人物造型生动,山水楼台玲珑剔透,立体感强,工艺精湛,风格独特,既具有建筑上的实用价值,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艺术宝库。 功能多样的城镇民居。明清以来,商业繁荣,四川城镇发展迅速,出现了功能多样的城镇民居。临街民居往往兼作商铺、作坊、茶馆、酒肆、客栈、外镶木质门板,开合方便自如。商住两用的多为一楼一底,楼上作卧室,楼下作营业用房。有的前作门面,后作居室。大一点的商住房中间用天井间隔,房间较多。临街民居以多功能的连排店为主,家家相连,店铺成片,这种店居除了具有居住的功能外,并具有生产经营等多种功能。这种前店后居或下店上居的布局,有效地安排了生活空间和商业空间,既有利于经商,又隔离了街上的吵闹,保证了居室的安静,特别是前店后居。 四川古民居就地取材,多用黄土、木、竹和小青瓦等,这些材料难以经受百年风雨,因此能保留下来的不多,特别是城镇,能够保留至今的古场镇,就是一座古民居博物馆。 四川古镇大多建在江河之滨,依水设渡,择水岸而居。建在水边的古镇往往也是有名的商埠码头,历史上都曾经十分繁华。四川古镇小的几十户,大的几百户,甚至上千户。房屋沿河岸布局,形成弯弯曲曲的街道。山区的则依山傍水,从水面到山腰步步上升,纵向发展,并形成阶梯式的街道,出现不同层次的高低轮廓,错落起伏的小青瓦屋顶,疏密相间的封火墙以及醒目的白粉墙,无不透出浓浓的乡土气息。进入这些古镇,走在青石板街道上,可以感受两边木门板、白粉墙、瓦屋顶、外挑檐等古民居的风格。外加一些古匾额、古对联,更增添了古镇的文化气息。古镇的街道宽窄不等,有4-5米的,也有2-3米的,而且多是宽屋檐。这种宽屋檐是根据四川多雨的气候而设计的,他既能遮雨,又有遮阳,以保证人们的活动晴雨皆能照常进行。有的屋檐不仅宽,而且宽来形成一条街,使整个商业和聚会都能在屋檐下进行。这种街道被称为“凉厅街”,是四川古镇的又一大特点。 四川的古镇还有一大特点,这就是在整个场镇中往往散布着一座座庙宇、牌坊、戏楼。倘若站在高处鸟瞰,一大片一大片的小青瓦屋面上分布着一个连一个的天井,其间时而高出一座庙宇,抑或挺出一座戏楼,使古镇的空间不仅井然有序,而且又富于变化,别有一番韵味。 贺卡营销方案 工欲

文档评论(0)

love19874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