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言实词的推断方法 文言文一轮复习 分析考情,把握方向 一、从字的结构来推断 汉字是表意文字,词语的意义起码有一个和字的结构有关。 如:可以独飨白粲。 飨,右边是“食”,大概是“食用”。 粲,下边是“米”,大概是米一类的东西。(古称上等的米) ? 会意字也可用此方法推断词义。 (5)丰则贵籴,歉则贱粜???? 上 入 下 米 ,意思为买入粮食????? (6)家人瞷见者,悉骇愕???? 左 目 右 間 ,意思为 从门缝中看,“窥视” 二、从通假用法去推断(通假推断法) 通假是文言文使用词语的特殊的语法现象之一,用了通假的词语从通假的角度去理解才符合语境。 古代汉语中,语音和语义有一定的关系,在本义或引申义解释不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运用通假字音同或音近的原则,大胆逆推,找到通假关系,用本义去解释借义,从而释出符合语境的意思。 1、崔家顾人刺我,请以闻。 2、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3、昌宗从旁趣说(人名),使速言。 三、借助古今词义联系推断(课本、成语)(联想推断法) 《高考考核内容与要求》告诉我们:“常见实词应当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防止以今律古。 【推断练习】 1、李超,字魁梧,淄之西鄙人????????? ? 鄙:粗俗联想:“蜀之鄙有二僧”? 《为学》(边境) “越国以鄙远” 《烛之武退秦师》(把……当作边境) 2、素与郭善,登门造访????? 联系《鸿门宴》中 素善留侯张良??? ,词义为 友好 3、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 ? 联系《伤仲永》中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词义为认为……奇异 4、我,孙叔敖子也。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 联系《岳阳楼记》中? 属予作文以记之? , 词义为? 嘱咐 5、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联想:日薄西山、义薄云天????? 薄:靠近 6、敌见,惊退。逐至东门,左右稍集,合战破之,韩轨遂投城遁走。 联想:投笔从戎???? 投,扔掉,舍弃 四借助语法分析推断 语法分析推断法就是分析所要解的词在句中充当何成分,然后根据成分推断其词性,进而推断出其意义。 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 1、将军身披坚执锐,讨伐暴秦,功盖寰宇! (从句子成分看,“坚”“锐”分别充当“披”和“执”的宾语,因次解释为:坚硬的盔甲和锐利的兵器) 结合语法巧解高考文言实词题 1.出现在主语或宾语位置的词语是名词,如果解释成动词就是错的。 例1.庭除甚芜??? 除:废弃。 例2.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行旅:旅行游览。 简析:例1中“除”作形容词“芜”的主语,应是名词,解释成动词“废弃”错误(正确解释是“台阶”)。例2中“行旅”做了动词“至”的主语,是名词“行远路的人”,解释成动词“旅行游览”错误。 2.名词用在“之”字前、用在“所”字后、用在副词后、用在介宾短语前、用在“而”字后(除并列关系)要解释为动词。 例1.有唐、后二山,民共祠之。祠:祭祀。 例2.崔杼相之。相:辅佐。 例3.善才绳之。绳:捆绑。 简析:例1中的“祠”和例3中的“绳”都是名词,用在“之”字前,要活用作动词,解释正确。例2中“相”有动词、名词和副词三种词性,用在“之”字前,是动词,解释正确。 3.两个名词(或名词性结构)连用,其中一个要解释为动词,通常是第一个词。 例1.始城州,周十三里。城:构筑城墙。 例2.意季布匿其所。意:料想。 例3.条其言,书于褒城驿屋壁。条:整理 “条”和“其言”是名词和名词性结构连用,“条”解释为动词“整理”正确。 例4.世家歙州。家:定居。 例5.尘土积三尺,雨雪,泥没股。雨雪:下雪。 简析:五个例子中的“城州”“意季布”“条其言”“家歙州”“雨雪”都是两个名词(或名词性结构)连用,“城”“意”“条”“家”和“雨”都用作动词。五句解释正确。 五:利用文言句法特点推断。 有些文言文句子结构整齐,讲求对仗,处于相对应地位的两个词语,一般词性相同,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这样就可以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的分析,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义、词性。 如:忠不必用,贤不必以。 “以”同“用”,“任用”。 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奔”与“箭”相对,应为名词,意为“奔马” 如:“党同伐异”。 “伐”,讨伐。反义推断“党”为“袒护”。 六、邻字帮助法(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 “敝”,根据它与“疲”相邻的特点,可以推断出它的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