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伤口护理.doc
傷口護理
壹、「傷口」的廣泛定義:
身體組織結構或器官,遭受到破壞。
貳、「皮膚傷口」的定義:
完整的皮膚因受不同傷害性的打擊,致使皮膚組織受損。
參、傷口的分類:
(以癒合的時間長短分
1.急性傷口:可自行癒合的傷口。短期內可癒合的。
例如:受傷、外科手術
2.慢性傷口:需常時間治療慢慢才能癒合的,花費時間/金錢﹔且可能有其他合併症使癒合更困難。例如:
(1)褥瘡
(2)下肢潰瘍:通常與感染或血液循環不良有關
(3)開放傷口
(4)其他
(以受傷原因分
1.受物理傷害
2.電擊/觸電性的傷口
3.電療引起的傷口
4.化學物品引起的
5.溫度引起的傷口
6.動/靜脈血管機能
(以皮膚生理結構分
1.部份皮膚損失的傷口:皮膚破損至表皮或部份真皮,但未深及到皮下脂肪。
2.全部皮膚受損的傷口:皮膚表皮及真皮全部受損,並深入到皮下脂肪、筋膜、肌肉或骨頭。
(以傷口內的顏色分
1.紅色的傷口(Red wound):
-傷口有健康的紅色肉芽組織(有血流出現)
2.黃色的傷口(Yellow wound):
-傷口有黃色腐肉或慎液
-傷口並有感染症狀
3.黑色的傷口(Black wound):
-傷口有缺血性的黑色壞死組織
-傷口有乾的結痂
肆、傷口的癒合:
(傷口癒合觀念的改變:
由「乾燥傷口」改為「濕潤的傷口」
(濕潤的傷口環境使上皮細胞增生加快、傷口癒合加速
(乾燥的傷口環境使上皮細胞需花時間向痂皮下的濕潤床游移,使得上皮細胞癒合的時間拉長。
伍、影響傷口癒合的因素
局部性因素:
(微生物
-局部感染:傷口局部呈現紅、腫、熱、痛及惡臭的現象持續增加,傷口內的肉芽容易破碎、流血,顏色灰暗等現象。
-全身感染:發燒
-運用各種方式,傷口仍無癒合的現象
(外物、結痂和壞死組織: 外物侵辱入、結痂和壞死組織都是培養細菌的溫床﹔痂皮也會影響傷口的收縮過程
(局部傷口太乾燥
(局部傷口有過多滲液:(見表一)
表一 常見傷口滲液表
滲 液 顏 色 及 特 質 成 份 清水性 透明色且含有血清 血清,少有細胞存在 膿性液 黃、綠、黃綠混合或褐色黏稠狀,可能有惡臭味 白血球吞噬作用後的屍體、腐肉的細胞或微生物 漿性液 淺紅色的血液狀 紅血球 血水性 透明及淺紅色,血清及血液的混合 含有紅血球 膿血性 棕褐、黃綠或紅色等混雜的黏稠血性狀態,有異味。屬膿液性及漿液性的混合。 含有紅血球、白血球、腐肉細胞或微生物
(局部傷口過度水腫:會使組織受壓,致使血流受阻,養氣及營養物質不易被送至傷口組織
(傷口受到壓力,磨擦力何牽引力:會造成表面皮膚和深部血管及肌肉的受損
(局部血循不佳:通常血流不足的肉芽呈現淡粉色、或粉白相間,肉芽散落在傷口床
(無效的血纖維蛋白分解:會阻礙氧氣、營養的輸送及抑制細胞內廢物的排除
全身性因素
(血管機能不全
(營養狀況
(新陳代謝疾病
(老化
(免疫力降低
(類固醇藥物治療
(局部藥物使用(例如:優點、醋酸、雙氧水會傷害到肉芽組織並減低白血球的活性
,所以儘量避免使用這些消毒劑來清潔傷口)
(神經系統受損
(精神狀態因素
(血液凝固系統失調
伍、傷口癒合的護理過程:傷口護理會因病人年齡、病況變化、營養問題、經濟狀況、照顧能力,而有不同的護理方式。所以照護人員在評估病人的傷口護理方式時,不能只著重傷口護理,應整體性的幫個案做護理評估,給予完整性的護理計劃,如此病患才能得到完善照顧。
一、護理評估
1.傷口評估
1)傷口的原因(前面已經談過)
2)傷口特性:
(傷口是否仍在流血﹖
(傷口的寬度、深度及涉及範圍﹖
(傷口是否有異物、結痂或壞死組織﹖
(傷口是否被感染﹖
3)影響傷口癒合的系統性因素
4)影響傷口癒合的局部性因素
2.測量傷口:採公分制
1)測量傷口的大小:測量傷口表面的最寬及最長。
2)測量傷口深度:
A.用無菌的棉籤直接深入傷口的最深處。
B.將食指與拇指放在棉籤的上方,與傷口表面同齊點。
C.拿開棉籤,用尺量棉籤頭到食拇指的長度,則是傷口的深度。
3)測量傷口的邊緣:可以直接放在傷口上面描繪傷口的圖形及真正的大小。例如:新式敷料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