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DIFFUSE PANBRONCHIOLITIS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概述 弥漫存在于两肺呼吸细支气管区域的以慢性 炎症为特征的小气道疾病,可导致严重的 呼吸功能障碍 弥漫 泛 细支气管 炎 流行病学 世界分布和人种特异性: 东亚地区:日本、韩国、中国 在日本其发生率几近于肺气肿 欧美地区: 发病年龄: 10~80岁,各年龄组均可发生,40~50岁为发病高峰;男女比例:1.4/1 病因未明 1、遗传因素: 常伴发鼻窦炎; 种族特异性强; 家族发病倾向; HLA BW54抗原阳性率明显增加; 2、环境因素: 少见于长期生活在国外的东亚人 病理 呼吸性细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 炎细胞浸润: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 管壁及其周围的泡沫细胞聚集 导致呼吸细支气管管壁增厚、官腔狭窄和闭塞,形成散在息肉样肉芽肿,管壁纤维化, 继发支气管扩张 影像学表现的基础 临床表现 症状: 隐袭起病,有患者几乎无自觉症状 咳嗽 咳痰:易继发感染,出现脓痰 活动后气短 最终可发生呼吸衰竭 慢性鼻窦炎症状:鼻塞、流涕、嗅觉减退 体征: 绝大多数可闻及湿罗音,有时可并有干罗音 血液学检查 血常规:WBC增多常见 ESR、CRP增加 周围血淋巴细胞CD4/CD8增加 支原体抗体阴性 血气分析:早期常有低氧血症,晚期可伴高碳酸血症 血冷凝集试验持续明显增高:64倍以上 痰液检查 痰细菌监测: 反复呼吸道感染 流感嗜血杆菌 肺炎链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 影像学检查 胸片:特征性表现有助于诊断 两肺弥漫性散在的颗粒样结节状阴影 主要分布在双肺肺底,直径2~5mm,边界不清 含气量增加所致的肺透亮度增强 支气管扩张 影像学检查 CT表现: 1、两肺弥漫性小叶中心性颗粒样结节状阴影 2、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扩张:双轨征或小环状 3、支气管管壁增厚 肺功能检查 明显的阻塞性改变,是DPB的特征 少数进展性患者可伴有限制性通气障碍 但肺顺应性、弥散功能多正常 对支气管扩张剂的治疗反应较COPD差 临床诊断标准(1998日本第二次修改) 必须项目: 1、持续性咳嗽、咳痰、活动时呼吸困难 2、合并有慢性鼻窦炎或有既往史 3、胸片可见两肺弥漫性散在的颗粒样结节状阴影或CT示两肺弥漫性小叶中心性颗粒样结节状阴影 参考项目: 1、胸部听诊断续性湿罗音 2、FEV1%70%及低氧血症(动脉血氧分压80mmHg) 3、血冷凝集试验效价增高(64倍以上) 临床诊断标准(1998日本第二次修改) 临床诊断 确定诊断:所有必须项目,加上参考项目中的2项以上 一般诊断:所有必须项目 可疑诊断:必须项目1、2 病理诊断标准 1、淋巴组织增生,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2、泡沫细胞(脂肪吞噬细胞)聚集 3、胶原纤维化 治疗 红霉素 DPB的基本疗法,如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治愈 治疗原则: 第一选择药物为红霉素,400~600mg/d口服, 如发现副作用或药物相互拮抗作用,可选用同类14环的克拉霉素(200或400mg/d口服)或罗红霉素(150或300mg/d口服) 停药指征: 初期患者经过6个月治疗恢复正常的可以停药; 进展期患者治疗2年病情稳定者可以停药; 伴严重呼吸功能障碍的患者,需长期用药。 治疗 红霉素治疗的机制: 1、抑制粘蛋白、阻断氯离子通道,从而抑制水的分泌 2、抑制中性粒细胞向炎症局部聚集: 抑制中性粒细胞与血管内皮和气道上皮的黏附 阻断气道上皮细胞、肺泡巨嗜细胞、中性粒细胞分泌IL-8 3、抑制中性粒细胞自身活性: 减少过氧化物、弹性蛋白酶等气道上皮损害因子的产生 治疗 急性发作期: 明显感染症状时,考虑存在细菌感染,针对病原菌及药 敏选用抗生素 应用其他抗生素时,不停用红霉素 谢谢!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考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送东阳马生序》《梁书范缜传》含答案译文.docx
- 2025年民政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docx VIP
- Unit+6+Understanding+ideas+Hot!+Hot!+Hot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三册.pptx VIP
- 《植物的适应性》课件.ppt
- 物业保安服务方案(精选11篇).docx
- 木材厂污染物减排技术分析报告.docx
- 湘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矿产资源》教案.docx VIP
- 地下室钢管柱顶部梁柱节点高效施工工法.docx
- 电力可调节负荷研究及应用.ppt VIP
- GB/T 13452.2-2008 色漆和清漆 漆膜厚度的测定.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