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生物代谢控制发酵(第四章)
微生物代谢控制发酵 王 腾 飞 wangtengfei1981@163.com第四章 代谢控制发酵育种的基本技术 第一节 诱变 诱变育种概述;诱变剂;出发菌株的选择原则;突变型菌株的分离。 第二节 原生质体融合 原生质体融合概述;标记菌株的筛选;原生质体的制备;原生质体的再生;原生质体的融合;融合子的选择;实用性菌株的筛选。 第三节 转导、转化、杂交 转导 转化 杂交的基本概念及育种实例。 1.菌种: 对选育出的目的生产菌(野生型或突变型菌种),在保存和使用过程中,要防止菌种变异,即防止菌种因回复突变等原因而丧失目的产物发酵所必需的遗传标记。 2.培养基原料: 在发酵过程中,培养基的组成及培养条件对目的产物的产量影响很大,必须对培养基的组成进行最优化的控制。 (1)碳源(常用淀粉、淀粉水解糖、糖蜜等)——构成目的产物的碳骨架、菌体、发酵能。 (2)氮源(常用尿素、氨或铵盐)——形成氨基酸的氨基或核酸类物质的含氮碱基、菌体。 (3)无机盐(磷盐、镁盐等) (4)微生物要求的营养物质(氨基酸、核酸碱基、维生素、天然氮化合物等)。 (5)特殊物质(发酵前体物、发酵调节剂等) 3.环境条件:培养基、空气及设备的灭菌;通气搅拌供氧;排出废气;培养基合适的pH值;合适的发酵温度;发酵培养基的消泡;防止污染。 4.分离精制:发酵结束后,根据目的产物的理化性质,采用经济合理的提取方法,从发酵液中分离精制目的产物。 优良菌种应具备的特征 选择生产菌种应注意的因素 1. 原料方面:广,转化率高; 2. 产物方面:目的产物含量高,副产物少; 3. 菌体方面:生长快、繁殖力强,耐受力强,抗污染、抗噬菌体能力强,遗传特性稳定 4. 设备方面:产泡沫少,培养条件易,需氧量小,适宜大罐生产。 第一节 诱 变 自然选育 概念:利用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产生自发突变的原理,通过筛除衰退型菌株,选择维持原有生产水平的菌株的纯种选育的方法。 如何进行自然选育呢? 优点:简单易行 缺点:效率低、进展慢 以微生物的自然变异作为基础的生产选种机率并不很高,一个基因的自然突变频率仅10-6-10-10左右。 工业生产菌株的获得 自然选育 诱变育种 物理诱变剂 紫外线、X-射线、 γ-射线、 快中子 特点:紫外线方便、有效、使用安全,其他的几种射线有一定的穿透力 化学诱变剂 碱基类似物、吖啶类、烷化剂 特点:高效、经济、但应注意使用安全 非电离辐射诱变机理 紫外线是一种电磁波,带有的能量很小,穿透力弱,不足以引起物质的电离,属于非电离射线。 紫外线的生物学效应主要是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引起DNA变化而造成的。 1. 氢键断裂 2. DNA链的断裂 3. 胞嘧啶的水合作用 4. 嘧啶二聚体 双链间形成,会阻碍双链的分开和下一步的复制, 同一链上相邻胸腺嘧啶间形成,会阻碍碱基的正常配对和腺嘌呤的正常掺入,使复制在这个点上停止或错误进行,产生碱基顺序改变了的新链。 电离辐射诱变机理 ① 直接作用:X射线、γ射线或带电粒子作用于生物体时,首先从细胞中各种原子或分子的外层击出电子,在射线径迹中的细胞内产生很多离子对,引起细胞内原子和分子的电离和激发,当细胞内的染色体或DNA分子被射线作用产生电离和激发时,便会引起这些遗传物质的改变。 ② 对细胞的辐射化学效应: 细胞内各种物质都能吸收辐射的能量,含量最多的物质吸收的能量也最多。 水的射解 H2O H2O++e- ,H2O+e- H2O- 刚形成的不稳定离子和水分子进一步反应 H2O+ H++ O H° H2O- O H- +H° H++ O H- H2O 水的射解本身不具有生物学效应,但是OH°和H°等自由基(含有不成对电子的有一定功能的原子或原子团)能互起反应,并能和其它分子发生反应,这些反应总起来称为辐射的间接作用。 电离辐射诱变的特征 化学诱变因素其作用机理 1.改变DNA结构的化学试剂 2.碱基类似物 3.结合到DNA分子上的化合物 1. 改变DNA结构的化学试剂 ① 亚硝酸(氧化脱氨): 可使A变成HX(次黄嘌呤),可与C或A配对; 也可使C变成U,造成转换; 还可使G脱氨变成黄嘌呤,不能与任何碱基配对。 亚硝酸对腺嘌呤A的作用 亚硝酸对胞嘧啶C的作用 ② 烷化剂 硫酸二乙酯,可使鸟嘌呤烷基化mG,后者与T配 对,造成转换。 2. 碱基类似物 5—尿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精品解析: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 VIP
- 建筑垃圾处理及清运方案.docx VIP
- (2024)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考试模拟测试题及答案.pdf VIP
-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5年高三1月份联合考试 语文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讲义.ppt VIP
-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5年高三3月份联合考试 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18如何帮助学生学会恰当的消费.docx VIP
- 个人生涯发展报告.ppt VIP
-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动员主题班会(共24张ppt).pptx
- 2025年中国邮政集团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