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docVIP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doc

從鄂君啓節談到綱 (首發) 新亭 中國建設銀行 一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安徽壽縣出土了5件鄂君啓節,上面有精美華麗的錯金銘文,銘文所述“鄂君啓之府”商隊規模之大,途經水系、城邑之多,反映出戰國時期交通、貿易之盛,令人驚羨。 鄂君啓節包括3件車節、2件舟節,銘文內容分別是楚國政府對鄂君府陸路和水路貨運線路、品類、組織方式和稅務安排的規定。其中,舟節核定了一年之內往返於“鄂市”和各地的、準許豁免關稅的貨船總數——“五十”,其文如下: “大攻(工)尹脽台(以)王命=(命)集尹(邵)、(箴)尹逆、(箴)(令)処(?)??(爲)(鄂)君啓之(府)賡(鑄)金節。屯三舟??(爲)一(綱=),五十(綱)(歲)(壹)返。……見其金節則毋政(征),毋舍(稍?)飤(食);不見其金節則政(征)。” 《殷周金文集成》18.12113 (以下用摹本)在銘文中兩次出現,郭沫若先生隸寫爲舿,但未詳說。字从舟無異議;右邊的偏旁是不是夸尙存分歧,陸續出現的釋讀方案還有余、、、宗、尨、、亢等,新近有學者作過簡述。 關於的含義,過去也有不同的理解: 一、很多論著擬測是編組的意思,每3隻船編爲1組,50組加起來共有150船。 二、另有學者認爲“舿”應讀舸,義爲大船,“屯三舟爲一舿”即“屯集三舟以當一舸”,“‘五十舸’抵一百五十舟”。 我們看到,車節銘文中也有免稅限額的內容: “女(如)馬、女(如)牛、女(如)?(犆),屯十台(以)堂(當)一車=;女(如)檐(擔)徒,屯廿=(二十)檐(擔)台(以)堂(當)一車=,台(以)毀於五十(乘)之中。” 《集成》18.12111 大意是馬、牛、犆等馱運的貨物,10件加起來抵合1車;人力擔負的貨物,20件加起來抵合1車,一併計入50車的限額。“堂(當)”表示不同單位之間的換算關係,與魏國錢幣“梁正?(幣)百尙(當)寽(鋝)”、“梁(半)?(幣)二百尙(當)寽(鋝)”的“尙(當)”用法一樣,《廣雅·釋詁三》:“當,直(值)也。”細加比較,舟節的“屯……爲……”與車節的“屯……堂(當)……”不完全相同,中間沒有“堂(當)”字,這暗示出“三舟”與“一舿”可能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換算關係,換言之,“舿”未必是某種具體的船隻,就此看來,讀“舿”爲舸應存疑。 近年,有關研究取得新進展。2007年,董珊先生提出: “‘舿’應當讀爲‘航’。……‘航’既爲兩船相倂之稱,再轉爲量詞,指三舟爲一組,是容易理解的詞義引申。冉鉦鋮銘(00428):‘自作鉦鋮,以□其船其航,□□□大川,以□其陰其陽”。其“航”字原作:     從‘亢’聲。冉鉦鋮銘文有韻,主要是魚、陽合韻,‘航’字押韻的情況也可以證明釋讀不誤。” 2010年,陳劍先生結合其他戰國文字資料特別是近年出土的楚簡,對等字作了詳贍分析,提出新的創見。他認爲: 字形方面,字右上部分的“形體顯然正是‘亢’字”。 字音方面,上博簡《彭祖》的、《三德》的都屬於韻文的韻腳字,“爲陽部字”。 字義方面,鄂君啓節的應釋爲航,“單説‘航’不加特別限定時,可能就是指兩船相倂、相連”,“屯三舟爲一航”是“對組成‘一航’之船的數量的特別規定”;上博簡《三德》“毋壅川,毋斷”的應釋爲(阬),讀爲山岡的岡;《三德》“將興勿殺,將齊勿”的應釋爲杭,讀爲抵抗的抗;《彭祖》“三命四,是謂絕”的應釋爲?,讀爲綱紀的綱;郭店楚簡《語叢四》“三雄一雌,三一”的應釋爲,即?的異體。曾侯乙墓漆匫的是阬字繁體,用爲二十八宿的亢宿(新亭案:裘錫圭、李家浩先生整理曾侯乙墓文字資料時,已將其隸定爲,讀爲亢宿的亢)。魏國錢幣“梁釿五十尙(當)寽(鋝)”、“梁釿百尙(當)寽(鋝)”中的、應釋爲亢,讀爲衡,“即其質量(重量)平正、可以作爲衡量標準”。 以上釋讀帶入原文大部分通恰無礙。上博簡《吳命》公佈後,復旦“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程少軒執筆)”將“孤居之中”的釋作,讀“”爲“褓繈”,再次驗證了此說可信。 經過董、陳二位的精研,讀爲亢聲、釋爲航似可論定。剩餘的問題是: 一、在字形方面,、、、等字右邊的偏旁、、、,與幣文是同一個字,筆劃雖有增繁、簡省和變異,整體架構比較固定,相信是古文亢的一種寫法。此字除了上半部分的亢,下面還有一個“多出來”的部分——或、、、,陳先生推測“應該看作‘亢’形下面憑空多加了一筆”或幾筆,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 二、在字義方面,航用作名詞時可以表示船的別稱、倂舟和舟橋等,但具體到鄂君啓節的(航),應是同行船隻的組織單位,屬集合名詞,不須也不能與船的別稱或舟橋之義合併起來解釋。如果說“兩船相倂”的航是物理上橫向連接的兩隻船,也與(航)數量有別、性質不同。那麼,是否可以從其他角度入手對這個字作出更爲合理的釋讀? 二 上面提到的第一個問題,擬在另一篇劄記《說亢、亢宿以及東宮七宿》中進行討論。這裏先談第二個問題,即(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