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克纳村历史沿革.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香格里拉克纳村历史沿革

客纳村历史发展脉络唐初(公元七世纪):吐蕃藏族势力扩展到滇西北地区,迪庆地区便成为唐、南诏与吐蕃连接的孔道,沟通汉、藏地区经济文化的桥梁。(公元676-679年),吐蕃在这里的大龟山顶设立寨堡,名“独克宗”(独克宗古城,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也是马帮进藏后的第一站),一个藏语发音包含了两层意思,一为“建在石头上的城堡”,另为“月光城”。后来的古城就是环绕山顶上的寨堡建成的。与此呼应的是在奶子河边的一座山顶上建立的“尼旺宗”,意为“/view/169777.htm日光城”,其寨堡已经没有了,原址上是一座/view/56928.htm白塔。【“客纳”还有一种意思是“城堡下面”的意思,这个“城堡”是说在中甸这个区域里面有两个城堡,一个是“日光城”,一个是“月光城”,就是现在的独克宗古城。“日光城”建的比较早,应该在吐蕃时期,遗址应该是现在松赞林寺所在的位置,日光城被毁掉之后有了杜娟寺,后来杜娟寺被拆掉合并成了松赞林寺。】----白玛多吉从十一世纪进入封建农奴社会的形成初期,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期,迪庆藏族一直处于封建社会的前期——封建农奴制社会,长达七八百年之久。农奴大多依附于土司头人和寺院,无人身自由。宋朝“大理”政权时期,迪庆属善巨郡,在宋王朝积极倡导的“茶马互市”影响下,与内地经济交往更加频繁。元朝统一中国后,在迪庆设立临西县(今维西)。朝廷对藏区采取“因其俗而柔其人”的统治,还崇尚喇嘛教,授予上层喇嘛以封号和统治地方的权利,使之“僧俗并用,军民通摄”。明嘉靖至万历年间(公元1522--1537年)迪庆地区尽为丽江木氏土司所统治,这一时期,中甸曾称“忠甸”。沿袭以喇嘛教和土司统治人民,“政教合一”的制度逐步形成。明末,蒙古和硕特部势力逐步渗入迪庆地区,扶植新兴的以达赖喇嘛为首的格鲁巴(黄教)政权,大兴崇奉黄教灭红教之风,藏族人民备受教派争斗之苦。清初,西藏统治势力又进入迪庆地区进行统治,授予各黄教寺院固定的土地、农奴和永久统治的权利。为了巩固“政教合一”的统治,将土地和村户划分为神民户、教民户、官民户,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清政府在藏区扶植达赖、班禅两大活佛系统,黄教势力在迪庆地区有了很大发展,著名的藏区黄教寺庙十三林之一的噶丹松赞林寺(中甸归化寺)以及东竹林、德钦林都是在这一时期扩建、兴建。【在那个时候格鲁派强大起来要建立一个大的寺院就归并了很多噶举派的小寺院(据说是108座小寺院),合并成了松赞林寺(原来是噶举派的一个小小的寺院)。那个时候小街子只有十五户人家,这十五户人家并不是住在一起,都散落在一个区域里,有一户的遗址就是林卡附近的残墙。后来因为不太平,经常遭受打劫,时间可能比松赞林寺还早,大家慢慢的汇聚在一起迁到现在的小山坡下】----白玛多吉/wiki/%E6%B8%85%E6%9C%9D清朝康熙十三年(1674年),以噶举派寺院嘉夏寺为首的迪庆境内噶举派寺院,在丽江木氏土司的支持下联合境内宁玛派和苯教僧侣,引发起反对格鲁派及和硕特都统治的战火。在巴图台吉和乡佐农布为首的蒙藏联军的攻击下,尤其是受命前来参加镇压迪庆噶举派反抗格鲁派战斗的木里地方格鲁派寺院借兵的主动攻击下,噶举派武装一触即溃并被消灭。蒙藏联军关闭了香格里拉、德钦一带的大多数噶举派,宁玛派及苯教寺院,解散了这些寺院的僧众,没收寺产,改建或新修格鲁派寺院。康熙十四年(1675年),中甸兴建了大量/wiki/%E6%A0%BC%E9%B2%81%E6%B4%BE格鲁派寺院。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经/wiki/%E5%BA%B7%E7%86%99%E5%B8%9D康熙帝恩准、五世达赖喇嘛选址并赐名的中甸“噶丹松赞林”在原来的/w/index.php?title=%E5%99%B6%E7%8E%9B%E5%99%B6%E4%B8%BE%E6%B4%BEaction=editredlink=1噶玛噶举派“/w/index.php?title=%E5%AD%9C%E5%A4%8F%E5%AF%BAaction=editredlink=1嘉夏寺”的废址上建成,需要说明的是: 松赞林寺并非格鲁派的六大名寺之一,不过,在康区,松赞林绝对是格鲁派的重镇。噶丹·松赞林寺建立以来,就与当地世袭土司“诺苏”家结成联盟,订立誓约,双方盟誓要共存共荣,互为依靠,互相支持。这种施主与福田关系,还是一种政治联姻,把政权与教权紧密地结合起来,寺庙靠地方势力加以巩固和发展,土司则靠宗教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对属民实行有力的统治,这种同盟关系一直延续到后来。【在建松赞林寺的时候,松赞林寺所在的山已经被开垦成农田归地主所有,地主就是现在十五户人家之一的婥苏家,是最大的一户人家。松赞林寺和婥苏家曾经有一个协议(松赞林寺建立不起来败落婥苏家就要把它扶植起来,如果婥苏家败落下去了,松赞林寺就要帮助婥

文档评论(0)

zhangh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