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面对现实的智慧综合测评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docVIP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面对现实的智慧综合测评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面对现实的智慧综合测评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综合测评(三)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积累(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复约要父子耕畜 B.女焉能行之 C.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 D.毛遂奉铜盆而跪进之楚王 【解析】 A项,“要”通“邀”,意思是“约定”。B项,“女”通“汝”,意思是“你”。D项,“奉”通“捧”,意思是“捧着”。 【答案】 C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 赍:赠送 B.前自赞于平原君曰 赞:称赞 C.先生能饮几何而醉 几何:数学学科 D.不过庄生而私留 不过:表轻微转折 【解析】 B项,“赞”是“推荐”“举荐”;C项,“几何”相当于“多少”;D项,“不过”应解为“不去探望”。 【答案】 A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君侯何不快之甚也 ②何遽叱乎 两个“何”用法相同,都是疑问代词,解释为“为什么”。 B.①乃装其轻宝珠玉 ②乃以朱公子故也 两个“乃”字都是副词,但意义不同:前一个可译为“于是”,后一个表判断,可译为“是”。 C.①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 ②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与 两个“与”字用法和意义不同,前一个是介词,可译为“和”;后一个是语气词,相当于“欤”。 D.①顾有所不能忍者也 ②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两个“顾”用法和意义不完全相同,前一个译为“只是”,后一个译成“考虑”。 【解析】 两个“顾”都是“只是”“不过”的意思。 【答案】 D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活用不同于其他的一句是(  ) A.未必能生中子也 B.武安君南挫强楚 C.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 D.请归燕太子 【解析】 “南”为名词作状语,其他三项都是使动用法,分别解释为“使……活”“使……称臣”“使……归”。 【答案】 B 5.下列句子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淳于髡说之以隐 A.汝何为者也 B.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 C.庄生羞为儿子所卖 D.得唐者与百里之地 【解析】 例句和B项都是状语后置句,A项是宾语前置句,C项是被动句,D项是省略句。 【答案】 B 二、阅读鉴赏(40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6~10题。(20分) 范蠡事越王勾践,既苦身戮力,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竟灭吴,报会稽之耻,北渡兵于淮以临齐、晋,号令中国,以尊周室,勾践以霸,而范蠡称上将军。还反国,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为书辞勾践曰:“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会稽,所以不死,为此事也。今既以雪耻,臣请从会稽之诛。”勾践曰:“孤将与子分国而有之,不然,将加诛于子。”范蠡曰:“君行令,臣行意。”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于是勾践表会稽山以为范蠡奉邑。 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以为相。范蠡喟然叹曰:“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间行以去,止于陶。以为此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于是自谓陶朱公。复约要父子耕畜,废居,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居无何,则致资累巨万。天下称陶朱公。 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为书辞勾践曰  辞:辞别 B.于是勾践表会稽山以为范蠡奉邑 表:表明 C.止于陶 止:居住 D.废居,候时转物 居:贮藏 【解析】 B项,“表”是“做出标志”的意思。 【答案】 B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B.以分与知友乡党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居无何,则致资累巨万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D.所以不死,为此事也 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解析】 C项,两个“则”都表顺承,可译为“于是,就”。A项,第一个“且”表递进,可译为“而且”;第二个“且”表动作同时发生,可译为“一边……一边……”。B项,第一个“以”是介词,可译为“把”;第二个“以”是介词,可译为“拿”或“用”。D项,第一个“为”表目的关系,可译为“为了”;第二个“为”是动词,可译为“成为”“形成”。 【答案】 C 8.下面六句话分为四组,全都表现范蠡“深谋远虑”的一组是(  )(3分) ①昔者君王辱于会稽,所以不死,为此事也。 ②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 ③于是勾践表会稽山以为范蠡奉邑。 ④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 ⑤乃归相印,尽散其财。 ⑥废居,候时转物。 A.①③⑤⑥        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⑥ D.①②⑤⑥ 【解析】 ③是说明勾践把会稽山分封为范蠡的封邑。④是表现范蠡善于经营,精于商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eiwoduzu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