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四章血液
第十四章 血液、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解剖生理
血液及造血系统由血液及造血器官组成。血液由血细胞及血浆组成。造血器官有骨髓、胸腺、肝、脾和淋巴结。 一、血细胞的生成及造血器官 血细胞主要在骨髓生成。骨髓源源不断地输出新生细胞,补充血液中衰老死亡的血细胞,形成动态平衡。血细胞起源于卵黄囊的中胚层造血干细胞,又称多能干细胞,具有不断自我更新与多向分化增殖的能力。干细胞一分为二时,一方面仍保持干细胞的特性,另一方面则向各系细胞分化成为定向造血干细胞,即造血祖细胞。造血祖细胞在不同的集落刺激因子作用下,分别增殖分化成为淋巴细胞、浆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单核细胞及各种粒细胞等。 胚胎成形后造血干细胞随血流移居肝和脾,最后种植于红骨髓内。所以,在胚胎期24周前,胎肝为主要造血器官。婴儿出生后,肝、脾造血功能迅速停止,红骨髓成为主要造血器官,5~7岁以前的儿童全身骨髓都参与造血,随着年龄的增长,长骨的红骨髓逐渐被无造血功能的脂肪组织(黄骨髓)替代,仅留下髂骨、胸骨、肋骨、脊椎骨、颅骨和长骨近端骨骺处有活跃的造血功能,当机体需要时,黄骨髓又可转变为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在骨髓造血不能完全代偿时,肝脾可恢复部分造血功能,称为髓外造血,但成年人如果出现骨髓外造血,则是造血功能紊乱的表现。淋巴细胞在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增殖,成为具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二、血液组成及血细胞生理功能 (一)血液组成 血液又称外周血,由血浆及血细胞组成。血细胞成分有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3种。 (二)血细胞的生理特征及功能 1.红细胞 正常成熟红细胞有很大的可塑变形性,主要成分为血红蛋白,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2.白细胞 白细胞种类不同,形态与功能各异。主要功能是参与人体对入侵异物的反应过程。 (1)粒细胞:①中性粒细胞:具有杀菌或抑菌作用,是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特别是急性化脓性细菌入侵的第一道防线。②嗜酸性粒细胞:主要功能是破坏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的生物活性物质,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具有抗过敏、抗寄生虫作用。③嗜碱性粒细胞:颗粒内含组胺、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主要与变态反应有关。 (2)单核细胞:单核细胞分化成巨噬细胞时,能吞噬、消灭细胞内的致病微生物(如真菌、疟原虫、病毒),清除衰老组织,识别、杀伤肿瘤细胞。激活了的单核巨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诱导和调节中起关键作用。 (3)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在免疫应答反应中起核心作用,故又称免疫细胞。其中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B细胞参与体液免疫。 3.血小板 主要参与生理性止血和血液凝固,保持毛细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4.小儿血液特点 (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由于胎儿期处于相对缺氧状态,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较高。生后由于自主呼吸建立,红细胞生成素减少,骨髓造血功能暂时性降低,红细胞破坏增加,生长发育迅速,循环血量增加等因素,生后2~3个月出现“生理性贫血”,约至12岁达成人水平。 (2)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白细胞总数8岁后接近成人水平;白细胞分类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两次交叉(比例相等),第一次交叉在生后4~6天;第二次交叉出现在4~6岁,6岁后逐渐与成人相似。
第二节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一、小儿贫血概述 (一)小儿贫血的分度
轻度
中度
重度
极重度
血红蛋白(g/L)
120~90
90~60
60~30
<30
红细胞数(×1012/L)
4~3
3~2
2~1
<1
(二)贫血的病因学分类 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生成不足 ①造血物质缺乏:缺乏铁、维生素B12、叶酸等,是小儿贫血最常见的原因;②造血功能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2.红细胞破坏过多(溶血性贫血) 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G6PD、地中海贫血等。 3.红细胞丢失过多(失血性贫血) 包括急性和慢性失血性贫血。 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减少而引起的一种贫血。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多见。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铁的储存不足 如早产、双胎、孕母患缺铁性贫血等。 2.铁摄入不足 是导致婴儿缺铁的主要原因。未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年长儿偏食等。 3.生长发育快 对铁的需要量相对增多。 4.铁的吸收及利用障碍 慢性腹泻、反复感染及不合理的食物搭配等。 5.铁的丢失过多 长期慢性失血所致。 (二)临床表现 1.一般贫血表现 皮肤黏膜苍白,以口唇、甲床最明显。易疲乏,年长儿可诉无力、头晕等。 2.髓外造血表现 肝、脾、淋巴结增大。 3.非造血系统表现 ①消化系统:食欲减退、呕吐、腹泻等;②神经系统:注意力不易集中、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职数学春考数学一轮复习专题《集合的运算》课件.pptx VIP
- 【同步教学】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数乘法》单元测试卷1.doc VIP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doc VIP
- 宜宾叙州区事业单位真题2023.doc VIP
- 强生缝线产品知识试卷含普迪思抗菌薇乔等题目.docx
- [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七年级英语上(第四单元)--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模板]-《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docx
- DB35T 2250-2025免陪照护病区服务规范.pdf VIP
- 华为公司人力资源职位类任职资格标准.docx VIP
- 2023年宜宾市叙州区总工会社会化工会工作者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任职资格标准-技术族-工艺类.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