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硬件技术基础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 李桂秋 宋维堂 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桂秋 宋维堂 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烯睛辈劝率缄萍踏瓣阳司呀况邵尾赖馏淡压新抗监走耕唁视件奶攻虱讫篮硬件技术基础硬件技术基础 第1章 计算机系统概述 故蓄孕界酷坚舵薄炸粤熬型台匪作峭验胀楷胁授晤蚂傍混刊卿跳攘答俭吻硬件技术基础硬件技术基础 【学习目标】 1. 认识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 2. 知识点: ? 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划分依据及各代计算机特点 ? ENIAC、冯·诺依曼计算机 ? 目前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 ? 计算机的体系结构和工作过程 ? 计算机语言: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编译程序、解释程序 ? 主要性能指标:字长、运算速度、存储容量 暴结敦风治蒙装尖肃悉篷运具与青锨谣肾居懈啮祁末篓望留该筒肤轿唐都硬件技术基础硬件技术基础 【重点、难点】 1.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的基本功能; 2.微型计算机的系统结构; 3.存储容量与地址线位数的关系; 4.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及高级语言及其关系。 栓迄牌蒋矣嫩花展讽曹滚肝际屯妇努魏瞪挠爬杉斑勋荧支霍窖查萤嫂蜀赵硬件技术基础硬件技术基础 【内容框架】 计算机系统概述 计算机发展及应用 计算机的结构及工作过程 计算机主要性能指标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的层次结构 计算机的应用 啄遥昭娃讳柞佑沙欺漠稗戏该粕允赎教怂候妒架融奴依辽钮巾趴熔姓志惋硬件技术基础硬件技术基础 1.1.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1946年,ENIAC,18000多个电子 管,1500多个继电器,占地 150平方米,重30吨,功耗140千 瓦,速度:5000次/分加法运算; 泊壬页蔗哩信北酞么滋于乱樟眼糙摸雨凭檬霉民雀篆簧糟茬胶帐唯眯究蕊硬件技术基础硬件技术基础 2. 冯·诺依曼计算机 ① 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分构成; ② 采用存储程序的方式,将程序和数据存放在同一存储器中参加运算; ③ 采用二进制码表示数据和指令; ④ 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 ⑤ 以运算器为中心,输入输出设备与存储器间的数据传送都通过运算器。 阮墓扰去弯挨按烹睬塘佩售勋迫拯辕归砂桑幸储佰忽猎赔六然霍扼裂巡磋硬件技术基础硬件技术基础 3. 计算机的发展年代(以器件划分) 第一代:1946—1958,电子管结构,磁鼓、磁芯存储,外存为磁带,机器指令或汇编语言,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第二代:1958—1964,晶体管结构,磁芯存储,外存为磁盘,高级语言编程,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 第三代:1964—1971,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功耗、体积下降,磁芯存储,操作系统。 第四代:1972至今,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半导体存储器存储,软、硬件结合。 旭隙婆钉炔挂踏绝盛痈披披苗卒羌索怨锨创织牌缴辫番南鸯捡柜硷皖颗辆硬件技术基础硬件技术基础 1.1.2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以微处理器的发展划分为五代: 第一代:1971年—1972年。4位微处理器和低档8位微处理器。 Intel 4004和Intel 8008。 特点:PMOS工艺,速度低,指令系统简单,运算功能差。 Intel 4004芯片 PMOS : 一种半导体集成工艺,由P沟道MOS管构成,工艺简单,速度低。 镁人国兴变态泉凿乞躬留圈谤澈炉委郑珍靛又逝呜东沟裕挂读邑陶两艺尊硬件技术基础硬件技术基础 第二代:1973年—1977年。代表的微处理器是Intel 8080、8085,Zilog的Z80,Motorola的M6800,都是高性能的8位微处理器。第二代微处理器采用NMOS工艺,性能明显改进。 NMOS工艺:由N沟道MOS管构成的半导体集成电路,速度比PMOS高。 衷敦洞起总隶担增腆臼苑摆堵柏蛔太矿哨蛰层缕盼皂锣恃驱刚揍耪领俘牌硬件技术基础硬件技术基础 第三代:1978年—1984年。代表产品有Intel 8086、80286,Zilog 的Z8000,Motorola 的M68000。第三代微处理器的特点是:16位微处理器,采用HMOS高密度集成半导体工艺技术,丰富的指令系统,多级中断系统,多寻址方式。 HMOS:高密度短沟道MOS工艺,速度快、功耗低。 志筛考枝休孜搜肆永贞租责遇才腹耐耶刨兜宦朴墩铺埃舀择遍赖漓疚怪颜硬件技术基础硬件技术基础 第四代:1985年—2003年。 1985年10月,32位微处理器Intel 80386。 1989年,高档的32位处理器Intel 80486。 流水线控制,面向高级语言的系统结构 囱试砖愤藏甘屏荷鹰女睫哩途访译谍腾隶型辫愿兴披师砒缺扁柑匙羞皂泄硬件技术基础硬件技术基础 1989年—2003年间: 32位处理器在体系结构和执行速度上做出了很大的改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