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世纪德国学者穆尔的中国研究分析.docVIP

18 世纪德国学者穆尔的中国研究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8 世纪德国学者穆尔的中国研究分析

18 世纪德国学者穆尔的中国研究分析   德国学者的中国研究是欧洲“汉学”①的重要组成部分。17 世纪柏林学者安德里亚斯·缪勒( Andreas Muuml;ller) 、克里斯蒂安·门采尔( Christian Mentzel) 自学中文,渴望破解汉字奥秘。博学的莱布尼茨是最具名望的中国爱好者之一,不过他本人并未真正投入学术性质的中国研究,更多时候表现的是一位智者对中国以及中国文化的远见卓识。进入18 世纪,供职俄罗斯圣彼得堡皇家科学院的德国学者戈特利布·西格弗里德·巴耶尔( Gottlieb Siegfried Bayer) 于1730 年出版中国语言研究专著---《汉语博览》。巴耶尔去世后,德国学者的中国研究陷入低谷,尽管18 世纪晚期德国文豪歌德、席勒对中国文化有过真诚的关注与赞美,但笔者以为尚不能归入学术性的中国研究之列。   虽然处于低谷时期,但中国研究的学脉在德国并未断绝,这要归功于一位执着的学者---克里斯托弗·戈特利布·冯·穆尔( Christoph Gottlieb von Murr,1733 -1803) 。1733 年,穆尔出生于德国南部城市纽伦堡。1751 年至1754 年,他就读阿尔特多夫大学,主修法律专业。在一位法学教授的书房中,穆尔接触到海外耶稣会士编著的有关中国的书籍,这些书籍显然触动了年轻的穆尔。穆尔终其一生,保持对耶稣会士友好、赞赏以及同情的态度。与此同时,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穆尔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兴趣开始增长。   获得法学博士学位之后,穆尔转而修读历史学,研究重点是斯陶芬家族的腓特烈二世( Staufer Friedrich II. ) 。与同时期的许多欧洲学者一样,穆尔游历欧洲各地,在旅行过程中与欧洲各地的学者、艺术家、政界人士建立广泛的联系。   1760 年,穆尔成为自由城市纽伦堡的关税员。1778 年,穆尔在一部介绍纽伦堡景观、历史文化的著作中,陈述了他当时的社会身份: 关税员; 哥廷根王家历史研究会、柏林自然研究之友协会、卡塞尔古代史学会荣誉会员。 穆尔并非学术机构的专职学者,相对稳定的工作保障了他的基本生活,使其有条件依从个人兴趣,展开独立的中国研究实践。对《好逑传》的转译如此,对《本草纲目》的宣介也是如此。   国内学者的穆尔研究,目前还集中在中国文学翻译领域,特别是他翻译的中国明代小说《好逑传》德文本及其传播。如谭渊: 《〈好逑传〉早期西文译本初探》中提到穆尔译本的特点与不足; 吴晓樵: 《席勒与〈好逑传〉》中论席勒和歌德与穆尔译本的因缘。⑥ 对于穆尔在《好逑传》翻译之外的中国研究学术实践,学界较少涉及。此外,德国汉学家魏汉茂( Hartmut Walravens) 整理过19 世纪专注中国研究的学者柯恒儒( H. Julius Klaproth) 、安托尼·蒙图奇( Antonio Montucci) 的信函,其中收录了他们与穆尔的数封来往信函,内容涉及中国文献、辞书的交流。不过,魏汉茂并未以穆尔为中心进行过专题研究。   德文版《好逑传》及其附录研究   如果说当时欧洲的中国研究领域,巴耶尔与法国学者艾蒂安·傅尔蒙( tinne Fourmont)之间是一种对话讨论的关系,那么穆尔基本仰视傅尔蒙为中文导师,在自学过程中,主要利用的也是这位法国学者的著作。19 世纪被提出的“业余汉学家”概念,套用到穆尔这里并无不可,因为他所掌握的信息源、语言能力都只能列入业余水准。   1766 年,穆尔在读到英文版的中国明代才子佳人小说《好逑传》之后,将其转译成德语在莱比锡出版,这也成为穆尔在中国研究领域最重要的学术成果,德国著名学者歌德、席勒都曾经阅读穆尔的译本,藉此展开他们对于中国以及中国文化的遐想。穆尔为何会起意将英文版《好逑传》翻译成德语?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将视线移到法国巴黎。傅尔蒙曾经在《中国官话》中介绍一系列中文“小说”( Fabulae etRomanenses,编号27 - 35) 。⑤ 穆尔在《好逑传》序言中以拼音形式摘抄了这部分中文“小说”名: 《山海经》、《好逑传》、《玉娇梨》、《三才子》、《平山冷燕四才子》、《雅谜》、《拍案》、《元人杂剧百种》、《西厢记琵琶记》。   穆尔对《好逑传》中文本收藏地点的介绍,被认为是他的最大贡献,“明确指出此书出自中国人之手”。当时欧洲知识层关于该书英文本的真伪一直存在争议,有说法称该书是英译者托马斯·帕西( Thomas Percy) 伪造。帕西直到1774 年才对外公布,其手稿来自英国东印度公司职员杰姆斯·威尔金森( James Wilkinson) 。不过,穆尔只是将傅尔蒙编撰的书目加以转录,指出此书为中国原创的功绩更应该归于傅尔蒙。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