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究中国蟹灾的文献钩沉原因
探究中国蟹灾的文献钩沉原因
中国的水、旱、风、雪、地震、蝗虫等灾害填满了史册,相对而言,蟹灾因范围较窄、灾情较轻、次数较少而疏于记录,从而被忽略,可是,既伤禾稻,既成灾害,亦当反映。现从群籍中爬罗剔抉,并略作梳理说明。螃蟹(包括蜂蟆)在适宜条件下,是能够繁殖得多不胜数并聚集得如潮水一般魄《山海经》说“大蟹在海中”“女丑有大蟹”,西晋郭璞分别注为“盖千里之蟹世’“广千里也”。如果把郭注“大蟹”以神话视之,那么指的是一只大蟹就广盖了千里的海域,如果以纪实视之,应是指许许多多比河蟹形体益大的海蟹,密密麻麻地汇聚于海域,无边无垠,看不到边际和尽头的海蟹集结现象。历史上,濒海之家,北宋傅胧创鳖谱》里说,可以见到蜂蟆“列阵而上,填砌缘屋”,濒海之地,南宋高似孙《松江蟹舍赋》里说,可以见到螃蟹“勇鼓而喧集,齐奔而并驱”,“其多也如琢野之兵,其聚也如太原之俘”。如此浩荡而密集的蟹群,开到哪里,吃到哪里,看见什么就吃什么,禾稼也就深受其害了。
蟹之食稼害谷《礼记·月令》就说“介虫败谷”,汉·王充在《论衡》里指出:“陆田之中时有鼠,水田之中时有鱼、虾、蟹之类,皆为谷害。”唐·白居易《重题别东楼》中有一句诗“春雨星攒寻蟹火”,其自注云:“余杭风俗,每寒食雨后夜凉,家家持烛寻蟹,动盈万人。”寒食为清明节之前的一、二天,每年在这个春天雨后的夜间,浙江余杭,家家户户手持火炬到田野里寻找螃蟹,人数动辄超过万人,以至远远望去,炬火犹如天上积聚的星星一般。
怎么回事呢?说寻蟹为了食蟹,一则春天蟹小,不肥不壮,并非食蟹时分,二则唐·尉迟枢《南楚新闻》说“百越人以暇蟆为上味”,宋·范镇《东斋记事》说 〔杭州人)好食暇蟆”,宋·彭乘《墨客挥犀》说“浙人喜食蛙”,宋·傅胧《蟹谱》说“初,杭俗嗜暇蟆而鄙食蟹”,并无食蟹风气;如此,只有一个解释:余杭民众先前一定深受过蟹灾后的粮荒,于是趁着春天螃蟹尚未长大并且在夜晚出洞觅食的时机,持烛寻蟹,寻蟹是为了打蟹灭蟹,免致日后酿成蟹灾。南宋陈造在《论救荒书》中更直接而沉痛地说:“某淮人也,淮乡之民情利害知之甚熟,十余年来,若水若旱若鼠与蟹之为灾,率无丰岁。”他把蟹灾与鼠灾并提,把蟹鼠之灾与水灾、旱灾并提,说明蟹灾在江淮一带也是频繁严重,非常可惊的。
早在宋代吴地就有“虾荒蟹乱”之语,此语后人亦常提及,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经验,虾蟹虽是微末的小动物,可是一旦多得泛滥,密密匝匝活动于农村水田,那也是能够造成灾荒从而引发动乱的。历史上记述蟹灾的主要有:吴国稻蟹不遗种。根据旧传春秋时期左丘明《国语》记载,越王勾践被吴国释放之后的第七年,即公元前483年,越王召谋臣范氯问曰:“今其稻蟹不遗种,其可乎?”今年吴国闹蟹灾,蟹吃光了禾稻,连种子都没有剩下来,可以起兵伐吴了吧?范氯答道:上天灭吴的迹象己经出现,只是人事的机缘还不成熟,姑且再等等。
后来,一方而因吴国“稻蟹不遗种”,市场上连霉变的“赤米”都没有,导致人心恐慌,纷纷迁徙,一方而吴王夫差骄奢淫逸,并杀害了伍子青,最终经过十年生聚的越国打败了吴国,吴国毁灭。这次蟹灾因早而重,故唐·陆龟蒙《稻鼠记》、宋·张九成《状元策一道》、宋·罗愿《尔雅翼·蟹》、明·刘仲达《刘氏鸿书》卷九十二等以及多部地方志里反复提及。 会稽郡蜂及蟹食稻为灾。根据东晋千宝创史神记》记载(后来为唐人编撰的书·志十九·五行下》转录:‘晋太康四年,会稽郡蜂蟆及蟹皆化为鼠,其众覆野,大食稻为灾。”即公元283年,今浙江绍兴一带,蜂蟆和蟹都变为老鼠,极其众多,遍布田野,大肆咬噬稻谷,形成了灾害。大概因为“化鼠”的灵异才被志怪的创史神记》载录,此自是虚妄之说,不过透过荒诞迷雾,也许是先蜂蟆及蟹食稻为灾,后又引鼠庚集,更加重了灾情,其间应有真实可信的成分。这次蟹灾,之后又被唐·陆勋催耗异志》卷四提及,清·孙之脉《晴川续蟹录》又接着补充说:“秋雨弥旬,稻田出蟹甚众,剪稻梗而食。陆地草内亦多小蟹。”
另据乾隆《绍兴府志》引《嘉泰志》(按:嘉泰为南宋恭帝年号,1201-1204)“会稽往岁有蟹灾,小蟹无数相纠集,大如三斗器,随潮入浦,散入濒海诸乡,食稻为尽,螟蝗之害,不加于此。”可见直至南宋,此地仍频发蟹灾,而且相当严重,沿海一带‘食稻为尽”,堪比蝗灾。
鲁城穗蟹食尽。根据唐初张弩《朝野金载》记载:沧州刺史兼按察姜师度,“于鲁城界内种稻置屯,穗蟹食尽,又差夫打蟹”,折腾得百姓活不下去。这事发生在唐中宗神龙年间,即公元705-707年间,渤海湾西侧山东界内的鲁城,姜师度强行聚集民众到盐碱地上驻扎种稻,结果稻子年年被水淹没,稻穗年年被蟹吃光。 吴中蟹厄如蝗。根据元代高德基《平江记事》记载‘大德丁未,吴中蟹厄如蝗,平田皆满,稻谷荡尽。”平江即今之
- 软件下载与安装、电脑疑难问题解决、office软件处理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