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关废名的八条新史料研究
有关废名的八条新史料研究
近几年来,废名研究成为“显学”。笔者不揣节陋,亦曾撰数文。在《废名在黄梅》、“废名书信研究”三篇、《(废名在黄梅gt;补遗及其他》等文之外,笔者还发现多条有关废名的新资料,特辑为《有关废名的八条新史料》以供学界、读书界同仁参考。
一、废名是京派之确证
一般均认为废名是京派小说的创始人、京派的代表人物,然而在京派、海派的论辩中并未见到废名的出场,废名也从未自称是“京派”。虽然现在的研究者都毫无疑义地将废名划进“京派”,但要是能找到当时的评论或“说法”,能证明废名在当时的文坛确系“京派”之一员,那该多有意思。此书收录废名小说两篇《洗衣母》、《竹林的故事》。《小引》中有舀: 虽然现在的批评家,对于新文艺也有“京派”“海派”之分,“京派”娜薄 “海派”带几分油滑气,“海派”却批评 “京派”近乎道貌岸然……国民革命之后,首都搬到南京,文风也似乎渡江而南,可是现在的北平,仍旧并不寂寞,《现代评论》《语丝》《北新》《新月》等文 艺栏的健将,仍在故都,集成“京派”的一群,沈从文、巴金、冯文炳、章靳以等,还有很多的创作……冯文炳后来以笔名废名出现。
他的小说,全是一些卑琐而纯真的人物,故事异常简单,简直像素描一样。尤其在后来出版的《桃园》里,更可以看得出来。但是他早年出版的《竹林的故事》却非常美丽。本编选了他的作品两篇。《竹林的故事》里面写着那可爱的三姑娘实是典型的东方少女。 文中还将废名列人鲁迅指导下的莽原社作家群。 此段文字需要注意的除明确提到废名是“京派”作家之外,还将“京派”的构成作了一番解释,即“《现代评论》《语丝》《北新》《新月》等文艺栏的健将”(此与目前学界之普遍观点也是有某些冲突的),并指出章靳以主编的《文学季刊》“近于京派”,由此得出在《文学季刊》上化名发表文章的巴金在作风方面也近于京派。将巴金、章靳以等纳人京派,这可谓“咄咄怪事”,因为现在的研究者从未指出他们属于京派,而是偏左的。
二、废名与闻一多
废名与闻一多是湖北黄冈老乡,二人的艺术风格和思想追求却大有不同,甚至有相左之嫌,如废名讨厌新月派的格律诗,废名是自由派闻一多倾向革命派等。长期以来,也并未找到二人交往的线索,但于情于理似乎又不太可能,让人好生惆怅。 偶阅《闻一多全集》得知,1948年开明书店出版的由闻一多选遍的《现代诗抄》收录有废名诗二首,即:《灯》、《理发店》。但此仅能说明闻一多知道废名并读了他的作品,并不能证明二人有交往。 近读田晓菲《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方将困惑解开。该书第213-214页载: (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收藏的 1876年翻雕本是袖珍本。值得一提 的是曾经拥有这一版本的主人。按此 本扉页上有小字题签:“家哗吾兄作纪 念,废名,二十年三月二十九日。”废名 不必说了,家哗即闻一多,废名的湖北 同乡。
1931年,闻一多正在青岛大学 任教。考《废名年谱》那一年的一月至 三月间,废名也在山东青岛。年谱称 废名三月离开青岛,陶集想必是废名 在离开青岛之前送给闻一多的。这样 一来,我们就知道废名离开青岛一定 是三月末甚至四月初的。陶集题签可 以为废名年谱提供一条新的信息…… 此书中时有红蓝铅笔标点,《归去来辞 并序》有黑笔留下的标点、圈点和数条 眉批……从字迹上看,从废名对陶渊 明的兴趣上看,似乎以废名较为可能。 以上仅为摘录,读者如感兴趣不妨翻阅全文,此书由中华书局2007年8月出版。从以上的信息来看,废名与闻一多肯定是有交往的,至少1931年冬春之交二人相会于青岛,此前也应该是相识的。
三、废名与常风
一本英译的《中国现代诗选》( Harold “ Acton、陈世骤编译)的书评中,常风关于废名有过评价:“这集子中所选的18位里面,冯废名先生与沈从文先生各有千秋,并且各人在各自所努力的范围外已经都有了极好的成绩与极大影响。”可见,他对废名是很欣赏和尊敬的。至于文中提到“冯废名”似乎是第一次有这样的提法,但在黄梅乡间,好像是有废名的亲友偶作此称谓的。
另外,常风在《回忆叶公超》一文中提到:“(《文学杂志》)初拟成立一个八人的编辑委员会,这八个人即朱光潜、杨振声、沈从文、叶公超、周作人、朱自清、林徽因、废名。”这是一次关于八人编委会名单的详细列举,比朱光潜的记忆更为精确(朱光潜的回忆漏掉废名和叶公超,误将俞平伯算进去),给研究者提供了新的史料,废名被明确提到是编委之一,这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历史的原貌,而不是像许多介绍中往往遗漏了废名的名字,它们大多是沿袭朱光潜的错误记忆。
四、废名与朱光潜
《读书》1990年第十期曾发表一篇《“我是梦中传彩笔”-废名略识》,作者署
- 软件下载与安装、电脑疑难问题解决、office软件处理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