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危险化学品事故及应急预案
第三章 化工事故分析及应急处理 第一节 危险有害因素及事故的预防 第二节 化工事故案例分析 第三节 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 第四节 化工厂应急救援预案编制 第五节 典型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置 第六节 事故现场救护 一组统计数字 表格1:伤亡人数统计表 4.事故是由危险因素导致的人员死亡、伤害、职业危害及各种财产损失的事件。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失误及环境因素等都可能造成事故的发生。 5.风险是危险、危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危险、危害事故所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的综合度量。风险率等于事故发生的概率(P)与事故损失严重程度(S)的乘积:R=P·S 6.安全系统工程是指应用系统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辨识、分析、评价、排除和控制系统中的各种危险,对工艺过程、设备、生产周期和资金等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和综合处理,使系统可能发生的事故得到控制,并使系统安全性达到最佳状态的一门综合性技术科学。 二、危险有害因素的产生 一般来讲,能量、危险有害物质失控主要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所造成,有时管理缺陷和客观环境因素等的影响也可造成能量、危险有害物质失控。 1.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失误、不安全行为); 2.物的不安全状态(故障、不安全状态); 3.管理缺陷; 4.客观环境因素。 三、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主要有按照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参照事故类别分类和参照职业病类别分类等分类方法 1.按照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 根据国家标准《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1992)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六大类。 (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包括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电危害、噪声危害、振动危害、电磁辐射、运动物危害、明火、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粉尘与气溶胶、作业环境不良、信号缺陷、标志缺陷和其他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2)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 包括易燃易爆性物质、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和其他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 (3)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 包括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和其他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 (4)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包括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辨别功能缺陷和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5)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 包括指挥错误、操作错误、监护错误、其他错误和其他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 (6)其它危险、有害因素 包括搬举重物、作业空间、工具不合适和标识不清等。 3. 按职业健康分类 参照《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病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将危险、有害因素分为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与振动、高温、低温、辐射(包括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和其它有害因素等七类。 四、事故 1、什么是事故 事故是指人们在进行生产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违背人们意愿,使生产活动暂时或永久性终止,同时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意外事件。 (事故是由危险因素导致的人员死亡、伤害、职业危害及各种财产损失的事件) 2、事故的分类 事故分为天然事故和人为事故。其伴随人类历史发展规律。(讨论其形成原因) 事故的学说派别 伯克霍夫(Berckhoff): 特殊事件、突然发生、违背意愿、活动终止。 R.斯巴奇(Reinald Skiba)、吉布森、哈登 能量释放和转移理论,孕育\生长\损失三个阶段 格林伍德(M.Greewood)伍兹(H.H.Woods) 事故的致因理论;事故频发倾向论 贝雷和劳仑思:扰动起源论 管理失误论:人的不安全因素、物的不安全状态 博德的事故因果论 约翰逊的变化论 对事故发生的概率趋势讨论 ①在人类历史发展中,自然事故为什么先高后低?随着科技高度发展和社会文明的提高又呈现出上升态势? 自然事故有那些典型的案例?有什么特点? ②人为事故的则呈现出单边上扬?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和社会文明极大提高的当代 也呈现出稍微下降趋势? 举出人为事故的典型案例? 人为事故的根源?人为事故 从理论上是否可以消除? 3、事故的根源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定状态是事故发生的根源。 “三违”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安全教育培训是解决人的行为隐患;设备、设施是解决物的不安定状态隐患。 什么是“三违”? 事故的“四不放过”原则? “三不伤害”原则? ①“三违”是指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怎样杜绝三违的危害?加强培训、加强管理 ② “四不放过” (1)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 (2)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 (3)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4)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③“三不伤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幼儿园早操各环节编排策略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报告.doc
- 钢筋翻样自动计算excel表格.xls
- 2025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招聘3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4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一编核心专题突破专题1力与运动第二讲力与直线运动.pptx VIP
- 动物防疫服务投标方案.doc
- 一种D-手性肌醇的制备方法.pdf VIP
- GB_T 39477-2020信息安全技术 政务信息共享 数据安全技术要求.docx VIP
- JB∕T 8734.6-2016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电线和软线 第6部分:电梯电缆.docx VIP
- 基于springboot框架的办公室OA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docx
- 博物馆钢结构施工方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