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过早凋零的花朵.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过早凋零的花朵

这些孩子怎么了 ——犯罪低龄化现象的研究 课题组成员 阮巧玲 07301010240 李 潇 07301170009 黄 尚 07301010203 武佳林 07301170021 孩子的仇恨 这些孩子怎么了 谁将羔羊赶入歧途 托起明天的太阳 孩子的仇恨 在杭州萧山区某高中内,因一点小矛盾,阿红与同学阿洁发生了争执。几天后,依然怀恨在心的阿洁,纠集其他4人,将阿红骗至阿华家中,用围巾将阿红勒死,并支解,随后弃尸野外。这是一起令人震惊的女高中生被害分尸案。随后这一消息被警方证实。5名加害者悉数被杭州警方抓获。他们全部是死者的同学。而在这之前半年,杭州萧山区一名高二男生,也为一件不起眼的小碰擦,将一名素不相识的女学生杀害。 这些孩子怎么了 这两起凶杀案中,死者和加害者都是处于花季中的少男少女。我们不禁要问:十几岁的孩子为什么会拿刀杀人,而且杀的还是自己的同学?十几岁的孩子心里究竟有多大的仇恨,使得他们必须把解决问题的方式全都归于暴力? 这些孩子怎么了 1、犯罪低龄化概念简析 2、犯罪低龄化的现状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所共同面临的社会难题,有人将其与环境污染、吸毒贩毒并列称为“世界三大公害”。最高人民法院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从2000年以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从2000年到2004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判决生效的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平均 每年上升14.18%,今年1~7月,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3.96%。其中在生效判决中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9.94%。从犯罪人数上看,排在前10位的分别是抢劫、盗窃、故意伤害、强奸、寻衅滋事、聚众斗殴、故意杀人、走私贩卖运输毒品、诈骗、敲诈勒索。另据国家青少年犯罪研究所统计:全国2.2亿青少年中平均每分钟中就发生一起刑事案件,目前我国青少年的犯罪占犯罪总数的70%到80%。 1990年全国人民法院青少年犯罪情况统计表(单位: 人) 对于青少年知法、懂法的程度,我们设计了两个常识性的法律问题: 对于青少年知法、懂法的程度,我们设计了两个常识性的法律问题: 3、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谁将羔羊赶入歧途 究竟是什么导致当今的青少年犯罪问题如此突出和严峻呢? 我们在收集分析了大量相关资料、论著,和调查分析之后。归结出了以下一些原因。 青少年心理上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独立意向有了很大发展。为了摆脱童年时期的依赖关系,他们这时很可能同家长和老师的关系有了保留。因此,他们开始有了越来越多的需要。他们希望别人能友好地对待他们,爱他们,尊重他们;希望能独立地认识世界;希望有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但由于各种原因,例如年龄的,偏见的,社会的习惯的等等,他们这些需要经常得不到满足。当一个青少年感到自己得不到满足,感到自己得不到人们的尊重和信任,享受不到爱的温暖时,他的眼睛自然就会盯在两道门上,那就是自杀和犯罪。 我们电话采访了河南省新乡市公安局相关管理人士,探讨了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不良心理因素,并掌握了一定数量的青少年犯罪案例。从中发现这些心理因素因人而异,十分复杂。大致可概括出如下因素: (1)没有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 (2)个人主义的恶性发展? (3)正面意志薄弱? (4)没有劳动观点? (5)缺乏责任感? (6)盲目的勇敢 以上的因素综合起来就是一个人自身素质的体现,因此,自身素质的高低是决定个人是否违法犯罪的关键。 除了青少年自身的原因之外,犯罪低龄化现象的产生与诸多的外在因素有关。我们将分别从家庭、学校、社会、司法等角度来解读使青少年走入歧途的原因。 家庭原因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为青少年提供了最基本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最起码的社会化条件,是一个人一生中经历的第一个场所。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父母的言行身教会对子女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二是家庭的教育方式,不正当教育和放弃教育都会给孩子的心理成长注入不良的诱导剂。 一位社会学家研究发现;家庭教育失当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首要原因。有以下四类类家庭最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为滋生青少年犯罪的温床。 溺爱纵容型家庭 法制淡薄型家庭 结构残缺型家庭 父母行为不良型家庭 溺爱纵容型家庭 在独生子女中,普遍存在着“物质丰富,精神空虚的”问题。由于工作节奏快,很多家长都无法把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孩子身上。当中有不少的家长通过满足孩子物质要求的办法来弥补精神关怀的不足,这使一些孩子有了相当的自由和经济能力,但是却没有得到足够的思想和道德的认识,一轻一重,使他们的心灵世界的天平严重失衡。 法制

文档评论(0)

busuan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