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阅读观认识论
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阅读观认识论 程焕文 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 2015年10月17日 山东·临沂 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阅读观认识论 阅读功用观 1 阅读利弊观 阅读自由观 阅读生活观 2 3 4 1. 阅读功用观 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 读书有用论←→ 读书无用论 1.1. 学仕观 1.2. 功用论 1.1. 学仕观: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 (1) 先秦学仕观之原旨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张》 1.1. 学仕观: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 (2) 魏晋南北朝学仕观之颓废(九品中正制) 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1.1. 学仕观: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 (3) 隋至清学仕观之嬗变(科举制) 《励学篇》 宋真宗赵恒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1.1. 学仕观: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 (3) 隋至清学仕观之嬗变(科举制) 《神童诗》 北宋汪洙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 1.1. 学仕观: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 (4) 民国学仕观之延续 民国初年,湖北崇阳熊伯伊医生 《四季读书歌》 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 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 燕语莺歌希领悟,桃红李白写文章。 寸阳分阴须爱惜,休负春色与时光。 冬读书,年去忙,翻古典,细思量。 挂角负薪称李密,囊萤映雪有孙康。 围炉向火好勤读,踏雪寻梅莫乱逛。 丈夫欲遂平生志,十载寒窗一举场。 1.1. 学仕观: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 (5) 现代学仕观之乱象 学而优则仕 仕而优则学 1.2. 功用论:读书有用论←→ 读书无用论 1973年7月10日, 河南省唐河县马振扶公社 初二女生张玉勤 我是中国人,何必学外文; 不会 A B C,也当接班人; 接好革命班,埋葬帝修反。 A 读书有用论 B 读书无用论 1.2. 功用论:读书有用论←→ 读书无用论 1973年7月19日 白卷英雄张铁生 《辽宁日报》头版头条《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刊登辽宁省兴城县白塔公社下乡知识青年、生产队长张铁生的一封信,张的信写在辽宁省大学入学考试的物理化学试卷背后。 张铁生的语文是38分,数学得61分,物理化学得6分,都未交白卷。 “ 本人自1968年下乡以来,始终热衷于农业生产,全力于自己的本职工作. ” 说实话,对于那些多年来不务正业、逍遥浪荡的书呆子们,我是不服气的. 希望各级领导在这次入考学生之中,能对我这个小队长加以考虑为盼! 1.2. 功用论:读书有用论←→ 读书无用论 1973年12月28日《人民日报》转载并发表编者按语,全国各地的中小学迅速掀起了“ 破师道尊严”,“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的浪潮。 1973年底,反潮流小将黄帅 “ ” 我是红小兵,热爱党和毛主席,只不过把自己的心里话写在日记上,可是近两个月老师一直抓住不放。最近许多天,我吃不下饭,晚上做梦惊哭,但是,我没有被压服,一次又一次地提出意见。究竟我犯了啥严重错误?难道还要我们毛泽东时代的青少年再做旧教育制度‘师道尊严’奴役下的奴隶吗? 1973年12月12日《北京日报》发表北京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五年级学生黄帅的《一个小学生的来信和日记摘抄》 2. 阅读利弊观 2.1. 开卷有益论←→ 开卷无益论 2.2. 好书论←→坏书论 2.3. 纸本阅读论←→数字阅读论 2.1. 开卷有益论←→ 开卷无益论 刘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开卷有益 ?(晋) 陶潜《与子俨等疏》:“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宋)太宗日阅《御览》三卷,因事有缺,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开卷无益(开卷未必有益) 2.2. 好书论←→坏书论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雪夜闭门读禁书,不亦快哉。 2.3. 纸本阅读论←→数字阅读论 读书 VS 读网 深阅读 VS 浅阅读 完整阅读 VS 碎片阅读 经典阅读 VS 休闲阅读 ? 1 4 2 3 3. 阅读自由观 3.1. 阅读自由←→审查制度 3.2. 人有好恶 书无好坏 3.1. 阅读自由←→审查制度 1979年4月,范用创办的《读书》杂志创刊号首篇刊登中宣部新闻出版局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