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课时基础夯实检测题30.docVIP

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课时基础夯实检测题30.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课时基础夯实检测题30.doc

第一单元检测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记·周本纪》载:“褒姒不好笑……(周)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记载表明(  ) A.诸侯有随时朝觐天子的义务 B.受封诸侯有义务提供军赋 C.幽王荒淫遭遇诸侯联合反叛 D.周王室衰微面临诸侯攻伐 解析:材料“诸侯悉至”表明诸侯履行随从周王作战,保卫王室的义务,与朝觐天子无关,故A项错误,B项正确;材料表明的是诸侯赶来救援,而非联合反叛,C项错误;D项表述与材料不符,排除。 答案:B 2.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解析:本题考查周代“雅言”(通用语)的起源地。由材料中的“学说统一的‘雅言’”,可推知“雅言”应该是周代的通用语。周代的“雅言”自然应该是以周朝发源地的地方方言为基础而形成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周朝的发源地在今天的陕西省,故C项为正确答案。 答案:C 3.钱穆认为“周部族渗入,把中国文化规模摆出,大体确定。后来虽有不断的吸引融合,但我们已有了一个重心,以后都是内容的充实和边缘的扩充而已”。其中对“重心”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 解析:由材料信息“周部族渗入,把中国文化规模摆出,大体确定”可以判断重心是宗法制,选A项。 答案:A 4.春秋时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并订立盟约:“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树子指古代诸侯立为世子的嫡子——引者注)这说明齐桓公(  ) A.挟天子以令诸侯 B.极力维护宗法制 C.主张废除分封制 D.推崇法家思想 解析: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没有体现出挟天子以令诸侯,故A项错误;“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目的在于维护正妻和嫡长子的地位,极力维护宗法制,故B项正确;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主要特征,材料与分封制无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法家思想主张以法治国,加强中央集权,与材料无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 答案:B 5.皇,古为上天,光明之意;帝,生物之主,兴益之宗。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以皇帝为自己的帝号,这就是皇帝称谓的由来。其主观目的是(  )(导学 A.炫耀文治武功 B.树立专制权威 C.制造暴政依据 D.宣扬君权神授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秦始皇认为皇、帝都不能彰显自己,故将两者合二为一,皇帝只能是君主的专用称谓,其主观目的是树立专制权威,B项正确。 答案:B 6.《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 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B.确定了后世两千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 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 D.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 解析: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故选B项。 答案:B 7.有学者认为,李世民设计的“管理结构”是一种“三权分立”的均衡结构。其意在说明(  ) A.唐太宗认识到三权分立的重要性 B.唐朝出现了防止独裁的民主理念 C.三省长官掌握唐朝的行政大权 D.三省之间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解析: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判断,李世民设计的“管理结构”是指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从而被称为是一种“三权分立”的均衡结构,故选D项。 答案:D 8.梁启超认为,在汉朝,中国发生了一场有意义的革命,打破了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这场革命指的是(  )(导学 A.推行郡国并行制 B.设置刺史 C.实行察举制选拔官吏 D.实行三公九卿制 解析:汉朝推行新的选官制度——察举制,改变了三代以来“世卿世禄”的状况,从而打破了贵族政治的局面,故选C项。 答案:C 9.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 A.文官任知州 B.设三司使 C.设枢密院 D.施行将兵法 解析:本题考查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出现,都源于地方节度使等武将专权、擅权。宋初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派文臣到地方做知州,A项正确。设三司使和枢密院的目的是分割宰相的财权和军权,将兵法是为了解决调兵权和统兵权问题,B、C、D三项明显不符合题意。 答案:A 10.历史课上,讨论中国古代的官制演变,同学们征引史料,各抒己见。 甲说:方镇太重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