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德国石荷州音乐节(兰维薇).-中央音乐学院.doc

奏响德国石荷州音乐节(兰维薇).-中央音乐学院.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奏响德国石荷州音乐节(兰维薇).-中央音乐学院

北京现代室内乐团“中国器乐专场音乐会”奏响德国石荷州音乐节 文/兰维薇 石荷州音乐节(Schleswig-Holstein Music Festival)是德国夏季最重要的音乐盛事,自1986年首次举办至今已是第27届,以德国北部最大的州Schlesiwig-Holstein为主场地,覆盖北部多个城市。音乐节每年邀请一个国家作为主宾国,今年聚焦中国,主题为“龙之声”,共有400余名中国艺术家在七周时间内为德国观众献上了几十场音乐会。北京现代室内乐团于8月7、8、9三天在德国最北港口城市吕贝克附近的三座古老教堂中为欧洲观众献上了三场中国器乐室内乐专场音乐会。 北京现代室内乐团首创性地将中国民乐纳入常规编制,将其推动中国现代音乐发展、推介中国现代音乐创作、促进中外现代音乐文化交流的建团宗旨落实于中国民乐的创作上,既传达出乐团立足于本土文化的艺术取向,也体现了乐团依托现代音乐创作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中国民乐发展的艺术使命。 2011年春天石荷州音乐节主席罗尔夫·贝克来中国考察拟邀乐团和音乐家时,笔者曾与他交谈并向他重点介绍了北京现代室内乐团的民乐发展方向,他对乐团里民乐演奏家的年轻化及中央音乐学院的教育背景颇感兴趣。然而当时乐团在民乐创作方面还没有成型的作品,故不论建团宗旨说起来有多么理想、音乐方向多么开阔、音乐家的表现多么骄人,笔者自知空口无凭也仍难让人信服。故与贝克先生的一面之缘仅作为笔者看到的一个潜在机会而留在了记忆里,却并未奢望他真能选中我们。 转机发生在2011年5月14日。“北京现代室内乐团Ensembe ConTempo Beijing”成立音乐会于当日举行,曲目包括作曲家郭文景的筝与室内乐队《随想曲》和贾国平的民乐四重奏作品《清风静响》的首演,这两位重量级的当代作曲家的新作体现了北京现代室内乐团在推动中国民乐创作方面作出的实实在在的努力,而当晚民乐演奏家的出众表现亦未辜负乐团、作曲家和观众的期待,学院领导和乐团领导遂决定由乐团单独派出民乐演奏家筹备一台中国器乐室内乐专场音乐会,包括传统经典和当代作品两部分,并向中国文化部和德国石荷州音乐节极力推荐。于是,北京现代室内乐团旗下的中国民乐小组以“Chinese Times Ensemble”的英译团名登上了音乐节的舞台,笔者记忆中关于乐团民乐发展前途的那一瞥也终于变成了触手可及的机遇来到了我们眼前。 北京现代室内乐团中国器乐专场音乐会曲目如下: 自然系列:广东音乐《平湖秋月》、《鸟投林》,筝独奏《寒鸦戏水》,二胡独奏《空山鸟语》,笛子独奏《鹧鸪飞》; 民间与传统经典系列:琵琶独奏《十面埋伏》,笛子与笙《五梆子》,笙与扬琴、打击乐《晋调》; 当代系列:笙、琵琶、筝与板胡《清风静响》,二胡与扬琴《双阕》,笛、笙、琵琶、扬琴与二胡《呼吸》; 终曲:江南丝竹《欢乐歌》、《行街》。 该套曲目意在通过“Chinese Times Ensemble”的八位演奏家(笛、笙、琵琶、扬琴、筝、胡琴2、打击乐)的独奏及重奏作品搭配,多层面地传达出中国民族器乐的传统形态和发展现状,并以作品本身蕴含的中国文化旨趣贯穿整场音乐会,从“音乐中国”延伸至“文化中国”的命题。 广东音乐《平湖秋月》温婉地拉开音乐会的序幕,轻柔婉约的广东高胡旋律在我院胡瑜老师的弓下柔美流淌,教堂彩色玻璃外的天空尚未褪去落日的余晖,来自东方的华美旋律回转在这投射出宗教性和精神性的音响空间中,月光随着音乐洒落在场的每个人。广东音乐《鸟投林》与我院杨雪老师演奏的二胡独奏《空山鸟语》则以诙谐和轻盈传递出东方人的睿智,展现出中国人对用音乐表达自然的独特理解,惟妙惟肖的鸟语引得听者会心一笑,妙不可言。我院研究生宋心馨同学演奏的古筝独奏《寒鸦戏水》端庄宁静,楚楚动人,潮州筝的美妙韵味与淡泊优雅的气质延伸出乐音以外的隽永意境。我院毕业生李娟(现供职于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演奏的笛子独奏《鹧鸪飞》则将中国文人的深远、清泠的精神境界潇洒呈现,循环换气、多种颤音组合的技巧均借由这一管看似简单的竹笛将飘忽空灵的自然之声引入教堂每一个角落,令人神往。 “自然系列”的曲目给德国听众勾勒出一个清虚、灵动的东方幻境,而“民间和传统经典系列”则将一派有血有肉的人间百态出神刻画:我院兰维薇老师特意选择浦东派琵琶全本的《十面埋伏》作为这一板块的开场大戏,意在使演奏者个性化的情绪张力让位于音响本身的表现力,以“叙事曲”的演绎方式相对客观地将这一传统经典完整呈现,突出乐曲的历史感。管乐作品《五梆子》和《晋调》(笙:董颖,我院毕业生、现供职于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扬琴:刘音璇,我院毕业生、现任中国海洋大学扬琴教师,板鼓:王帅,我院民乐系教师)中,中国北方质朴浑厚的民风扑面而来,表达方式的浓烈和坦率令人大为畅快。 与以上曲目风格形成鲜明反差的“当代系列”的第一首作品、我院作曲系贾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