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法第一一三条之规范意义
民法第一一三條之規範意義
基本提示
實務立場:回復原狀為不當得利之利益返還,民法第一一三條(以下稱民法本條)有規範意義(損害賠償屬性為何未說明)
學理見解
主流見解:民法本條無規範意義,應予刪除
少數說:民法本條僅於損害賠償有其規範意義,且為締結過失之損害賠償
淺見:民法本條有其積極而前瞻的規範意義(實務立場+少數說)
案例舉隅
(給付不當得利與回復原狀
禁治產人乙於回復常態時,將其所有之名牌瓷器一對,以合於市價之新台幣十萬元出售於不知情之甲。乙先行交付名瓷於甲,並約定甲應於翌日上午十時交款。不料,當晚有野貓因捕捉老鼠,潛入甲家客廳,該貓於躍捕之際,竟撞毀安放於客廳置物櫃上之瓷器(經查甲無過失)。翌日上午,乙之法定代理人獲知出售瓷器之事,深感不可,爰以買賣無效,偕同乙請求甲返還,並於獲知瓷器遭撞損毀後,請求甲償還十萬元之價額。
(締結過失與履行利益賠償
甲擬將所有A商業大樓一棟出售,於與乙磋商接觸之初,雙方即約定:「本件大樓買賣必需簽定書面契約書,始算成立;而且,於簽立契約書之前,縱有口頭合意,亦不得主張預約成立。」半年後之某日深夜,於經馬拉松式商談後,甲乙終於同意:以現狀交付大樓,房地價金為五十億元,雙方約定翌日午時正式簽定書面契約。翌日上午,乙將A房地以五十億出售於丙,但甲拒不簽訂買賣契約,乙請求交付A房地及辦理所有權轉移登記,並以請求甲賠償五億元作為預備聲明。
(締結單獨行為過失
甲積欠乙貨款新台幣(下同)一百萬元,因經營不善,屆期無力償還,不得已商請摯友丙代為償還,為丙拒絕。惟甲為應付乙之催討,仍自任為指示人,以丙為被指示人、乙為領取人而發行同額即期指示證券一張,郵寄於乙,函中聲稱,渠業已取得丙之同意承擔而代為清償。乙信以為真,持券前往丙家請求丙承擔或給付;適丙遠行,乙於前往丙家數次後始幸遇於丙,爰請丙承擔或給付,但為丙當面拒絕。乙為此支付費用二萬元,爰就其費用支出訴請甲賠償。
(締結中之加害行為
甲所有之商用樓房出租於乙,供乙經營服飾店。某日,準備前往服飾店選購衣服之丙,於擬進入該店門口之時,因門口地面濕滑而跌倒骨折(經查地面之濕滑,係因不知名流浪狗路過排尿所致),經送醫延治多時始告痊癒。計支出醫療費用新台幣玖萬元,丙爰訴請乙賠償其支出之玖萬元。
三、選題說明
(一)史無前例的重大爭議條文
1.先從學理一隅切入
「無效法律行為之當事人,應負之責任為回復原狀或損害賠償。所稱回復
原狀,究指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之回復原狀,或指民法第二百五十九條回復原 狀。又所稱損害賠償,究指賠償信賴利益或履行利益。條文規定明顯不清,導致問題明顯存在,見解各方雜陳。縱然條文使用回復原狀詞句,實與不當得利或回復原狀無關。法律行為無效而有不當得利之情事者,獨立適用不當得利之規定,與民法第一百十三條之規定無關。民法第一百十三條所稱之回復原狀,實即損害賠償之一種方法,該條既然規定損害賠償,原不應再作回復原狀之規定,從而回復原狀之規定,根本多餘。無效之責任在設計上必須從輕,所稱損害賠償應指信賴利益之賠償。民法第一百十三條雖無明文,但民法第二百四十七條第一項則係印證。」
2.與兩項艱鉅的現代民法工程息息相關
(1).給付不當得利、無效與回復原狀=>不當得利類型化
(2).締結(約)過失、信賴利益賠償?履行利益賠償?
(3).締結過失責任依據為民法第二百四十五條之一?民法第二百四十七條?或是民法本
條?
(二)由條文刪除說到先進條規說
1.引述學理為中庸立場(肯定民法本條後半截)。
2.主流學理主張全面刪除民法本條。
3.異類見解認為民法本條積極又先進
─構建現代民法兩項艱難工程的尖端條文─
四、制度現況的歸納
(一)實務立場語焉不明
1.忠實法典,肯定民法本條規範意義(特別是回復原狀之部分)。
(1).民法本條回復原狀與民法第二百五十九條性質不同
「於行為當時,知其無效,或可得而知者,應負回復原狀或損害賠償之責任。至契
約之解除,乃就現已存在之契約關係,而以溯及的除去契約為目的,於契約之解
除時,當事人雙方均有回復原狀之義務,故契約無效與契約解除,性質上並不相
同。」 (49年台上字第1597號判例)
(2).民法本條回復原狀,非關損害賠償
「上訴人間之設定抵押權及買賣土地行為如確屬無效,被上訴人原非不得依據民法
第二百四十二條及第一百十三條之規定,代位行使上訴人之回復原狀請求權以保
全其債權,此項回復原狀請求權與刑事訴訟法第四百八十七條之回復損害請求權
有別,不容債權人依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三元食品面试题目及答案.doc VIP
- 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听力材料及标准答案).doc VIP
- 万里路测试题及答案.doc
- township梦想小镇攻略-价格-时间-配方表.xls VIP
- 35kV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检查表.pdf VIP
- 2025年第三节 妊娠剧吐.pptx VIP
- 2025年第三季度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材料.docx VIP
- 医学课件-综合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中医科)人员配置和人才培养.pptx VIP
- TCRHA 089-2024 成人床旁心电监测护理规程.pdf VIP
-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课件.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