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郑和下西洋与长乐的关系
浅析郑和下西洋与长乐的关系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从公元 1405 年至1433 年,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到达了三十多个国家,其光辉历史世界瞩目。郑和舟师由南京太仓出发,后到达福建长乐伺风开洋。为何郑和选择长乐做为为伺风开洋起点?他在长乐留下了多少史迹?对长乐的经济文化等有什么影响呢?本文对此做简述。
一、选择太平港做为伺风开洋的良港
太平港原名马江(今长乐市境内),因郑和舟师驻泊于此,遂改名太平港。据《长乐县志》记载“太平港在县西半里许,背负首石……前有巍峨雄伟浮峰山作为屏障。”此外港口水面广阔,可同时停泊数百艘船只,是天然避风港。但中国的良港众多,为何郑和偏偏钟情于长乐呢?
(一)自太平港出发航线便利。明茅元仪编的《武备志》中记载了 20 页郑和航海图、109 针路航线和 4 幅过洋牵星图,并包含了 500 个地名。从郑和航海图中可了解到自南京太仓到太平港的航线有 27 条;自长乐五虎门到亚非国家的航线有 29 条;自海外各国返回太平港五虎门航线有 31 条;自五虎门返回太仓的有22 条,合计 109 条,由此可见航路的通畅。郑和舟师由长乐太平港开洋,途经占城、暹罗、满剌加,最后到达印度,是前三次出洋的基本路线图。其中占城是第一个到达的国家,跟随郑和四下西洋的费信所著的《星槎胜览》记载“五虎门开洋,张十二帆,顺风十昼夜到占城国”,从太平港出发 10 天就到越南(占城即今越南),可见由太平港出发到亚非国家之出航便利。
(二)太平港具指挥优势。明洪武元年,福州府辖连江、长乐、古田等 13 个县,在这 13 个福州府管辖的县中,长乐距福州只有三四十公里,《长乐县志》记载太平港“通福州大桥一潮可至”。同时长乐经济文化繁荣,物产丰富,人员的调遣,物资的调拨都显得十分便利,易于号令,统筹,占据指挥优势。
(三)福建拥有先进的造船技术。明初造船业十分发达,福建一直是中国的海船制造中心,福州设有五虎门船厂,它是生产防倭船只的专业厂,所造的“大福船”据《明史bull;食货志》记载“能容百人,底尖上阔……可凭以战,矢石火器皆俯发,可顺风行”。郑和七下西洋所用的“宝船”大部分就是“福船”,福州发达的造船业为郑和、王景弘下西洋提供了多方面的物质支持。
提起郑和下西洋不得不说起《天妃灵应之记碑》,俗称郑和碑,现保存于长乐郑和史迹馆,是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在长乐驻泊时所刻。郑和碑详细记载了郑和船队七次抵达长乐的时间、驻泊在太平港的时间,出洋的时间,及出使西洋所经历的事件等,其中一句“累驻于斯,伺风开洋” 证明了长乐是郑和舟师七下西洋的驻泊基地和开洋起点。
二、郑和舟师在长乐的遗迹
郑和下西洋虽然早已成为历史,但在长乐,仍可以感受到郑和留下的痕迹。
天妃行宫。天妃宫座落于长乐南山,是郑和第四次出使西洋在太平港候风时,为酬谢妈祖的保佑所建立的。《长乐县志》记载其“制甚壮丽”,天妃碑记载其“既严且整”。
三峰塔。三峰塔己屹立千年,它是黑暗中的明灯,郑和船队依靠他来辨别方向,同时它是郑和检阅停泊在太平港庞大船队的瞭望塔,1413 年,郑和命人重修古塔,工程竣工的时候郑和题名“三峰塔寺”。
郑和史迹陈列馆。郑和史迹陈列馆里保存有“天妃灵应之记碑”“郑和钟”,仿佛让人觉得郑和舟师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的场景还近在眼前。天妃碑的碑文是郑和的亲笔手迹。郑和钟是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时令人为长乐三清宝殿的钟鼓楼发心铸造的。“天妃碑” 和“郑和钟”,都是郑和留在长乐的珍贵文物。其中“天妃碑”是研究郑和下西洋价值很高的实物史料,它弥补了先前史书记载的不足,是祖先开辟海上丝瓷之路的历史见证。
三清宝殿。三清宝殿位于长乐南山天妃宫的左面,是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在长乐驻泊时率领船队施财修建而成,为郑和舟师祝圣之所。
天妃宫,三峰塔,三清宝殿同处于长乐南山,联成一片,毓秀的南山成了郑和的活动中心,天妃灵应之记碑形容其“画栋连云,如翚如翼,且有青松翠竹,掩映左右,神安人悦,诚胜境也”。
三、郑和下西洋对长乐经济文化的影响
(一)促进经济的发展。郑和船队七下西洋,驻泊于长乐太平港,船队在此补给出洋所需衣食生活用品等,回程时将各国进贡的物品带回国,并在长乐一带交易,因此促进了长乐商业贸易的发展。《长乐县志》记载“适三宝太监驻军十洋街,人物辏集如市。”即是反映当年长乐街市繁荣的商业贸易。
(二)对文化的影响。一方面郑和舟师驻泊太平港出洋前在当地招募水手,海员,为了提高文化技术水平,郑和带领船队和姚广孝(长乐人,帝师及太子太孙的辅导师)一起重修了朱熹讲学过的“龙峰书院”(今长乐潭头镇境内
- 软件下载与安装、电脑疑难问题解决、office软件处理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