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暴雨防灾减灾知识
暴雨防灾减灾知识
暴雨的定义
我国气象上规定,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雨称为“暴雨”。暴雨的定义不仅要考虑降雨强度,还要考虑降雨时间。由于我国地域辽阔,降水差异很大,西北和华南的有些地区使用的是地方性标准。
暴雨的形成
通常有二种暴雨比较常见:梅雨锋暴雨、台风和热对流引起的暴雨。梅雨锋上产生的暴雨持续时间最长,台风引起的暴雨是台风一来,暴雨就来了,台风一走,雨也就停了。热对流引起的暴雨时间最短,只有几个小时。
暴雨预警分级
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1)暴雨蓝色预警信号
标准: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2)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标准: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3)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标准: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4)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标准: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暴雨防灾应急要点
(1)暴雨来临前准备
检查房屋,如果是危旧房屋或处于地势低洼的地方,应及时转移。
预防居民住房发生小内涝,可因地制宜,在家门口放置挡水板或堆砌土坎。
提前收盖露天晾晒物品,收拾家中贵重物品置于高处。
检查电路、炉火等设施是否安全,关闭电源总开关。
暂停室外活动,学校可以暂时停课。
(2)暴雨避险
暴雨期间尽量不要外出,必须外出时应尽可能绕过积水严重的地段。
在山区旅游时,注意防范山洪。上游来水突然混浊、水位上涨较快时,须特别注意。
危旧房屋或在低洼地势住宅的人员及时转移到安全地方。
室外积水漫入室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防止积水带电伤人,同时关闭煤气阀和电源总开关。
在户外积水中行走时,要注意观察,贴近建筑物行走,防止跌入窨井、地坑等。
注意夜间的暴雨,提防旧房屋倒塌伤人。
驾驶员遇到路面或立交桥下积水过深时,应尽量绕行,避免强行通过。
雨天汽车在低洼处熄火,千万不要在车上等候,下车到高处等待救援。
不要在下大雨时骑自行车。过马路要留心积水深浅。
防灾减灾知识
溺 水
溺水是指被水淹的人在水中因吸入水分、或因咽喉头痉挛,使呼吸道阻塞而产生的一种窒息现象。
溺水的原因
不熟悉水性意外落水:主要是气管内吸入大量水分阻碍呼吸,或因喉头强烈痉挛,引起呼吸道关闭,窒息死亡。人落水后,水、泥沙等杂物阻塞呼吸道,或因呼吸道痉挛而引起缺氧、窒息、死亡。落水被淹后一般4~6分钟即可致死。
熟悉水性而遇到意外的情况:
1.手足抽筋是最常见的。主要是由于下水前准备活动不充分、水温偏冷或长时间游泳过于疲劳原因。小腿抽筋时会感到小腿肚子突然发生痉挛性疼痛。
2.有时因潜入到浅水而造成头部损伤而发生溺水。
3.有时候(特别是一些老年人)会因为心脏病发作或中风引起意识丧失,而发生溺水。
溺水的自救
首先应保持镇静,千万不要手脚乱蹬拼命挣扎,避免水草缠绕。
除呼救外,落水后立即屏住呼吸,踢掉双鞋,然后放松肢体,当你感觉开始上浮时,尽可能地保持仰位,使头部后仰;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吸时尽量用嘴吸气、用鼻呼气,以防呛水。
千万不可试图将整个头部伸出水面。
当救助者出现时,绝不可惊惶失措去抓抱救助者的手、腿、腰等部位,一定要听从救助者的指挥,让他带着你游上岸。
会游泳者,如果发生小腿抽筋,要保持镇静,采取仰泳位,用手将抽筋的腿的脚趾向背侧弯曲,可使痉挛松解,然后慢慢游向岸边。
救助溺水者
发现溺水者后,应尽快将其救出水面,但施救者如不懂得水中施救和不了解现场水情,不可以轻易下水,要充分利用现场器材,如绳、竿、救生圈等救人。
将溺水者平放在地面,立即撬开口腔,清除其口腔和鼻腔的水、泥沙、杂草、呕吐物等异物,并将舌头拉出,防止舌后坠,确保其呼吸道通畅。
心跳、呼吸未停止者,要迅速倒出上呼吸道和胃内积水,动作要快,以免延误抢救时间。
当溺水者呼吸停止或极为微弱时,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法,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法。
抢救溺水者要注意保暖,脱去其湿衣服,擦干身体,或用白酒、酒精等擦试其全身。
因呼吸、心跳在短期恢复后还有可能再次停止,故人工呼吸应一直坚持到专业救护人员到来。
未成年人不宜下水救人,可采取报警求助方式。
意识丧失者,应置于侧卧位。
进行现场抢救的同时,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
游泳四不要
不要到有“禁止游泳”、“水深危险”等设有警告标志的水域游泳;
不要到不明地形的水域、溪流、湖泊和水草丛生的地方游泳;
不要到桥墩、行进船舶和暗流旋涡多的水域游泳;
不要在水中相互嬉闹,以免因呛水而窒息;不要在疲倦、饱食、饥饿、生病、情绪不佳时及酗酒后游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