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课件:必修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ppt

北师大版课件:必修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师大版课件:必修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2009年浙江文综14)下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解析:宋代的地方行政机构设置为路、州、县三级,与题干图片相符合。另外,由图片中的“通判”也可得出正确答案。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 1、阅读教材P12简述从汉至元选官、用官制度变化过程 朝代 选官制度 选官方式 选官依据 先秦 秦汉 魏晋 隋唐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孝、廉 门第高下 科举制 由下而上推荐人才 由下而上推荐人才 科举考试 才 能 世袭制 世袭 血缘亲疏 察举制指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孝廉)、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九品中正制,是指设置中正官负责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主要是按家世背景分为九品,然后推荐到不同的官职。 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但容易任人唯亲,荐举和被荐举人容易形成小集团。 世家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所以他们往往不注重提高才学;而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 2、说一说实行察举制、九品中正制有哪些影响?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九品中正制 3、隋唐时期为什么实行科举制? 科举制是怎样演变发展?有何影响? 随着隋统一后政治经济的发展,世家大族没落,庶族(寒人)的兴起,依靠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已经无法继续下去 原因: 演变: 发展 影响: 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用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隋炀帝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开始形成 唐宋 继承完善科举制度 至清朝1905年废除 ①世界上最早的文官制度,把读书和做官紧密结合,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②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③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促进封建文化的发展; 3、明清时期的科举制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文采用八股文,古板严格,僵化繁锁。只以《四书·五经大全》为唯一教本。 (八股文指文章的八个部分,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 其正式考试分三级进行: 院试——县级考试,中者为秀才(三四十人) 乡试——省级考试,中者为举人(十人) 会试——全国考试,中者为进士(若干) 殿试——皇帝主考、出题,中者为三甲(若干) 明清的科举制已经由盛转衰,其弊端有: 1.考试内容刻板僵化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2.文人读书脱离实际,不利于学术文化的发展; 3.严重阻碍了科技的进步,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4.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2009年上海单科5)在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官制度是( )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解析: 军功爵制盛行于战国秦朝; 察举制盛行于两汉; 九品中正制盛行于魏晋南北朝; 科举制盛行隋唐至明清。 (2010·浙江文综16)科举制是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下列各项中,确切反映唐朝科举制情况的是 A.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 B.采用八股考试方式 C.分进士等科目考试 D.要求应试士人熟读四书五经 九品中正制 明清时期 南宋以后 (2010·江苏单科2)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是( ) A.征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是注重门第高低,而不看中才能,所以应排除A 、 B和D。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问题探究 用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皇权不断加强,相权日益削弱。 (2)中央对地方的集权不断加强, 行省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3)历代王朝都重视选官制度的建设, 科举制成为隋唐以后重要的选官制度。 世界上“四种人”:德才兼备称之为“圣人”; 无德无才称之为“愚人”; 德胜过才称之为“君子”; 才胜过德称之为“小人”。 用人法则:如果找不到圣人、就用君子,再不然,与其得到小人,不如得到愚人。 * 第 3 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君主专制的演进 二、中央集权的发展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地方制度的变化 中央制度的变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