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课修改3用缓和与对抗的交替题库.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表现 A、收缩力量,不干涉东欧。 B、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苏领导人频繁会晤,就两国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谈判。 C、签订《消除中程导弹条约》 三、“冷战”的结束 1、东欧剧变: 三、“冷战”的结束 1、东欧剧变: 原因 ①长期照搬苏联政治经济模式,其弊端阻碍其发展; ②苏联对东欧控制的减轻; 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一切机会渗透自己的力量(和平演变)。 三、“冷战”的结束 1、东欧剧变: 原因 ①长期照搬苏联政治经济模式,其弊端阻碍其发展; ②苏联对东欧控制的减轻; 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一切机会渗透自己的力量(和平演变)。 (1)标志: 1991、12 独联体成立 (2)解体的原因: ①根本:斯大林体制的僵化,改革的失败, 长期的争霸,国力的消耗,经济衰退 ②内因: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指导思想和 国家政策的变化,导致国内局势失控 ③外因:西方国家的长期和平演变 ④催化剂:八一九事件 缓和 3.苏联解体 (3)影响: 长达近半个世纪的两极“冷战”格局结束。 四:美苏争霸的历史思考或启示?(课标) 1、人类社会必须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必然是害人又害己 (军费开支、经济恶化) 3、美苏争霸,使人类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下 4、美苏争霸都企图把自己国家的社会制度核意识形态及价值观念强加到别的国家身上,我们必须尊重各国人民根据国情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 1972尼克松访苏 对抗 第二次缓和 冷战结束 1987导弹条约 ①1979苏联侵阿富汗 ② 1980年“卡特主义” ③1981里根主义 1989东欧剧变 1990德国统一 1991苏联解体 历史原因: 长期受制于苏联,照般苏联模式 内部原因 经济原因: 外部原因 戈尔巴乔夫的建设“民主社会主义”纲领推动东欧各国党的改组、分裂与蜕变 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东欧剧变的原因 照搬苏联模式所带来的消极后果(各国没能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政治原因: 执政党与政府威信低,脱离群众 苏联因素: 西方因素: 知识拓展 60年代后期------70年代末 20 世纪80年代 50年代中期 --60年代末 美 苏 苏 美 苏 美 知识结构表格 基本态势 对 外 战 略 对 华 政 策 阶段 50年代中-60年代初 60年代中-70年代末 80 年代 既有缓和 又有紧张 美攻苏守) 苏联争取同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 美国孤立中国 苏联推行霸权政策,中苏关系恶化 苏攻美守 中美关系正常化 苏中边境武装冲突 美攻苏守 美国对苏采取强硬政策。苏联转向全面收缩 苏联改善与中国的关系;美中关系缓慢发展 苏在欧洲 “缓和” ,在亚非扩张。美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时间 50年代中-60年代初 60年代中-70年代末 80年代 领导人 美国政策 苏联政策 争霸态势 赫鲁晓夫、肯尼迪 两手政策 平起平坐共同主宰 勃列日涅夫、尼克松 既有缓和 又有紧张 优势在美 尼克松主义 积极进攻 苏攻美守 优势在苏 戈 尔巴乔夫 里根 里根主义 星球大战计划 全球收缩 “新思维” 美攻苏守 优势在美 苏联的mx导弹 美国的“爱国者”导弹 * * * 二、紧张与缓和并存——第三阶段:80年代 1、对抗 (1)表现: 1977—1980年任美国第三十九任总统 A、卡特主义:用武力遏制苏联南下,重新强调实力和军事遏制。 B、里根“以实力求和平”的新遏制政策 (1981-1988) 1981-1988年 以实力求和平,试图通过军事、政治、经济,外交、情报等多种手段遏制苏联的力量,也主张从实力出发,同苏联对话和谈判,对苏联施加压力。 “星球大战计划”,即“战略防御计划”(SDI),企图凭借美国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通过这一计划,既大大提高核威慑力量,又带动美国科技经济的发展,还可造成对苏联的技术和经济上的压力,从而拖垮苏联。 美国于80年代中提出这一计划的原因是什么? 80年代,美国经济复苏,苏联经济则陷入困境,美国企图乘机击垮苏联,夺取世界霸权。 (1)新“遏制”政策,鼓吹“以实力求和平” (2)1983年,“战略防御计划” B、里根“以实力求和平”的新遏制政策 2、第二次缓和 (1)原因: 2、第二次缓和 戈尔巴乔夫1985年上台,提出“新思维”理论,强调“人类生存高于一切”,核战争“不会有胜利者” 收缩力量,不干涉东欧,寻求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全面缓和。 (1)原因:A、长期的争霸战争 和军备竞赛,严重影响苏联经济的发展。 B、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调整对外政策 C、美国也放松了与苏联的对抗 1987年美苏首脑在中程导弹条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