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积薄发环环相扣先渔后鱼.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厚积薄发环环相扣先渔后鱼.doc

厚积薄发环环相扣先渔后鱼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光学部分的重点内容,   应该在学生对生活中常用的透镜及其成像情况具备一定认识的基础上,用探究的方法得到规律.教师在第一课时一般采用学生自主合作的探究实验方式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大量感性资料,减轻学生抽象思维难度,在接下来课时中教师再评述、小结、巩固.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省时省事只做演示实验,有些教师也使用探究式教学,但引导不当,最后只能一手包办说出规律,失去探究实验的意义.这样的过程不仅没能让学生体会到用探究方式获得知识的愉悦,而且还失去了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分析、归纳能力的机会,一遇到实际问题就会感到力不从心,产生对物理学科的畏难心理,学习热情大打折扣.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心得.   一、充分的知识技能准备   本节探究课学生面临着以下困难:(1)实验探究涉及到的物理名词多,如对焦距、物距、像距,实像、虚像,放大、缩小这些物理名词的理解;(2)实验操作要求高,要找到各种像应调整什么,如何调整,学生感到盲目;(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复杂,在不同的物距条件下所成像的性质不同.   为能顺利完成教学,课前教师要为学生做好充分的知识技能准备.   1.重视小孔成像规律的探究   在光的直线传播中学生已经接触到了小孔成像,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做好这个探究实验,把以下几个方面做到位:(1)结合做光路图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小孔成像的原理和规律;(2)通过这个探究实验建立一些探究、描述成像性质的概念,如物距、像距、实像、放大、缩小、正立、倒立等.知道实像是由真实光线会聚而成,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理解放大、缩小、正立、倒立是像以物为参照物比较而得,特别要将放大、缩小和变大、变小区分(变大、变小是像以原来的像为参照物比较而得).认识到实像是倒立的.(3)学会用光屏接收实像并且如何将其调到最清晰,以及如何测量物距、像距.   2.做好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探究   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学生第一次了解虚像的概念,虚像是由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无法在光屏上呈现,只能用眼睛观察.认识到平面镜的虚像是正立的.   3.让学生用凸透镜进行课前预探究,形成初步感性认识   学生对凸透镜成像没有感性认识,让他们直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学生往往不知道探究什么,从哪里开始探究.课前教师应该把凸透镜发给学生让他们看一看、做一做,认识到放大镜属于凸透镜,凸透镜不总是成放大的正立像,还能成放大的倒立像、缩小的倒立像,使学生对凸透镜能成不同的像有感性认识,并且意识到这和物距有关,从而便于找到探究实验的方向.   二、精彩的情境引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部分学生由于预习不充分,不知道该实验的目的和具体内容,必须有明确而生动的引入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探究前可以先结合PPT展示光路图复习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学生知道它们分别是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成像,因势利导提出问题:光通过凸透镜发生折射能否成像呢?再让学生用凸透镜看书上的字,透过凸透镜可以看到正立放大的像.再问:凸透镜只能将物体放大吗?再让学生手握凸透镜并伸直手臂透过透镜以观察投影屏幕上的字,在学生意外发现他们所看到的竟然是倒立、缩小的字.再问:除了刚才两种情况,凸透镜还能成其他性质的像吗?凸透镜成不同性质像可能是什么因素改变引起的?(学生很容易意识到凸透镜成不同的像可能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这一连串的提问和活动不仅有效加深了学生对凸透镜能成多种性质像的记忆,强烈激发了他们对凸透镜的探究欲望,也为下面的实验探究明确了方向(即改变物距,找到各种性质的像并记录,分析并总结出规律).教师设计的问题目的明确,环环相扣,能引发学生的思考,研究过程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有效地指导示范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大部分学校目前所用的器材都是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火柴等,光具座长度一般是90 cm.为便于学生理解和操作,实验前应帮助学生解决以下问题:   1.实验器材的介绍   (1)物体是什么?为什么选择烛焰?(烛焰是强光源,像亮度高,易于观察;烛焰上下不对称便于比较像的正倒)   (2)光屏的作用是什么?(接收实像)(3)利用什么器材测量物距、像距?(利用光具座).   2.操作技能的指导   (1)如何组装各个光学原件?(凸透镜固定在中间40 cm的坐标处,螺丝拧紧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坐标取整,便于计算.蜡烛安装在凸透镜左侧的滑块上,光屏安装在凸透镜右侧滑块上,光屏需来回移动调节,右手在右侧操作较方便.)(2)如何正确测量物距、像距?(物距、像距是物、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应是二者坐标之差,而不是物体、像对应的坐标,老师可用PPT示范,让学生练习读出物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