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6节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技术分析.ppt

第三章第6节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技术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讲究个人卫生,防止家庭内的传播。不用脏手揉眼,实行分巾分盆,病人接触过的物品应煮沸消毒或擦拭消毒。家庭成员、密切接触者接触后应消毒双手,建议采用70%酒精洗手等待干燥。 (3)根据疫情发展趋势,暂停集体活动或大型集会,停止开放游泳池、浴池等场所,必要时采取停课措施。禁止“红眼病”患者进入游泳池及浴室、理发店等公共场所,提倡淋浴及流水洗脸,公用的盆、巾要严格消毒。 3.保护易感人群 (1)利用墙报、校内广播、讲座、校园网等手段对全校师生开展相关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治知识的健康宣传教育。 (2)如有保育员发病应暂时调离工作。 (3)流行期间不应推行集体性预防性滴眼药水或中药制剂以及冷盐水洗眼。 * * * * * * * 第六节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目录: 一、什么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二、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流行趋势 三、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流行特征 四、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临床表现 五、如何应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一、什么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又称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 主要特点为潜伏期很短,起病急骤,眼刺激症状重,结膜高度充血,结膜下出血及角膜上皮点状剥脱。 二、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流行趋势如何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为世界范围内的流行性传染性眼病。 1969年非洲加纳首先流行,之后传播至亚洲,我国1971年首次爆发流行,并于1975年、1979年、1981年、1984年、1986年、1988年、1994年多次小规模流行,2007年再次暴发疫情,全国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报告病例数为74263 人, 发病率为.65/10万,深圳市报告病例也超过了1万例,其中仅富士康工业区发病就超过千人。 三、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流行特征是什么 本病接触传染性极强,易导致爆发流行,以夏秋季多见,流行期间无季节性。 患者是主要传染源,其眼部分泌物及泪液均含有病毒。 本病主要是通过眼→手、物、水→手的途径接触传染,发病后两周内传染性最强,人群普遍易感。 四、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有何临床表现 本病潜伏期短,一般为12-24小时,起病急,自觉症状明显,双眼先后或同时患病。眼红、眼刺痛、砂砾样异物感、畏光、流泪等刺激症状明显。眼睑水肿,睑结膜、球结膜高度充血,常见点状、片状结膜下出血。 早期分泌物为水性,重者带淡红色,继而为粘液性。睑结膜、穹窿部结膜滤泡增生。耳前淋巴结常肿大,有压痛。 本病自然病程为1~3周,一般预后良好,但偶有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者。 五、如何应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1.隔离传染源 (1)发现患病学生或教职工,应及时就医或居家隔离,直至症状消失,隔离期通常为7~10日。 (2)加强晨检,患病学生不得入学入托。 (3)当同一学校或幼托机构,在1周内出现5例及以上类似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如结膜高度充血、畏光、流泪等等症状)的学生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及时报告疫情。 2.切断传播途径 (1)对患病学生的活动场所辅以物表消毒(对学生用具、桌椅、地面、门把手、水龙头、厕所等采取消毒液擦拭消毒)。 * * * * * * *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