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膜运输课题库.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节聚集: 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哪几种? 2.两种被动运输的方式有什么异同? 3.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区别是什么? 氧气、氮气 二氧化碳、苯 水、甘油、 乙醇 氨基酸 葡萄糖 核苷酸 H+、 Na+、 K+、 Ca2+、 Mg2+、 HCO_ 合成的脂双层 什么样的物质能够通过磷脂双分子层?什么不能通过? 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但是,小肠上皮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对此该如何解释? 细胞膜 外 内 1、自由扩散 比方:球往低处滚 特征: 顺浓度梯度运输 不需能量 不需载体 如:水、O2、CO2、甘油、乙醇等。 3原理: 2 条件: 渗透作用 1 概念: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的 扩散,称为渗透作用 半透膜 对不同物质的通过具有选择性的薄膜。例如细胞膜、膀胱膜、玻璃纸、羊皮纸。半透膜小分子可以透过,大分子透不过。选择透过性膜,大分子也是不能透过的。但是,即使是小分子也不一定能透过。原因是它具有生物活性,可以根据需求选择自身需要的物质。 这层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溶液A浓度﹤溶液B,水分子从A B移动(A中水分子的浓度大于B中水分子的浓度) 溶液A浓度﹥溶液B,水分子从B A移动(A中水分子的浓度小于B中水分子的浓度) 溶液浓度 30%蔗糖溶液 清水 高 低 渗透现象的演示实验 水分流动方向 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时 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 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复原 —细胞失水 —细胞吸水 洋葱紫色表皮 液 泡 间隙 (充满外界溶液) 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复原 思考 1、你知道这里的“质”与“壁”分别指什么吗? 2、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内因和外因是什么? 3、在质壁分离及复原的过程中,细胞液浓度的变化趋势如何? “质”指原生质层,“壁”指细胞壁 外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内因: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开,从而发生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细胞液浓度变大 复原——细胞液浓度变小 成熟植物细胞 结论: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完整的渗透系统    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不是一个渗透系统? 对比分析植物细胞的结构与渗透吸水装置 外界溶液 细胞膜 细胞质 液泡膜 细胞液 原生质层 清水 半透膜 蔗糖溶液 渗透装置 细胞壁 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及两膜之间的细胞质 2、协助扩散 比方:卡车载货下坡 外 细胞膜 内 特征: 顺浓度梯度运输 需载体 不需能量 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1.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需要消耗能量吗?为什么? 不用。都是顺浓度的梯度跨膜运输。 2.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有什么异同? 相同: 不同: 都是顺浓度的梯度跨膜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 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 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 3.为什么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被称为被动运输? 都是顺物质的浓度梯度进行的,不需要细胞消耗能量。所以,被称为被动运输。 1.将人类的红血球置于不同浓度蔗糖液中,浸泡半小时之后的结果如图4-3。依照血球外形的变化判断蔗糖液的浓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丁>甲>乙>丙 C.丙>丁>甲>乙 D.丙>乙>丁>甲 2 将甲乙两种不同植物的成熟活细胞置于0.3mol/l的蔗糖溶液中,用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如图所示,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细胞液浓度较高不适应盐碱地栽培 B、甲细胞液浓度较高更适应盐碱地栽培 C、乙细胞液浓度较高更适应盐碱地栽培 D、乙细胞液浓度较高不适应盐碱地栽培 甲 乙 3、食醋中的醋酸分子是活细胞不需要的小分子物质,蔗糖是活细胞需要的大分子物质,用食醋和蔗糖可将新鲜的大蒜腌制成糖醋蒜,其原因是: A、醋酸和蔗糖分子均能被活细胞选择吸收 B、因腌制时间过久两种物质慢慢进入活细胞 C、醋酸将活细胞杀死后使细胞膜失去了选择性 D、两种物质通过细胞壁,附着在细胞膜的外表面 C 4、a、b、c是三个相邻的细胞,已知a细胞液浓度 b细胞液浓度 c细胞液浓度,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水分在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 C a c b a c b a c b a c b A B C D 5、田间一次施肥过多,作物变得枯萎发黄,俗称“烧苗”。其原因是( ) A、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过多 B、根细胞不能从土壤中吸水 C、根系不能将水向上运输 D、根系被肥料分解释放的热能烧毁 B 6、利用高浓度盐水(NaCl溶液)杀菌防腐的原理是( ) A、盐水中的Cl-有杀菌防腐的作用 B、盐水中的Na+不利于细菌的生活 C、盐水是中性的,不适于细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