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指南,新热点,新方向
目录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4
目录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4
目前采用的三种血压测量方法:诊室血压、动态血压、家测血压
家测血压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
2013 ESH指南:诊室血压仍然是高血压筛查、诊断和治疗的金标准
目前认为,传统的诊室血压是高血压筛查、诊断和治疗的“金标准”,诊室外血压是传统诊室血压的重要补充。
Mancia G, et al. Eur Heart J.?2013?Jul;34(28):2159-219.?
诊室外血压:家测血压对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更高
研究者对8项研究17,698例受试者进行了荟萃分析,探讨家测血压和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和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结果显示,家测血压每增加10mmHg,心血管事件和心血管死亡风险为1.20,而诊室血压每增加10mmHg,风险仅为0.99。
研究 临床结局 N n
HR (95%CI)
诊室血压
家测血压
0.99(0.93,1.07)
1.20(1.11,1.30)
Ward AM,?et al. ?J Hypertens. 2012;30(3):449-56.?
诊室外血压:动态血压预测心脑血管事件价值更高
参数
所有事件
心脏事件
卒中
事件数,n(%)
863 (12.3)
468 (6.7)
397 (5.7)
诊室血压
收缩压
1.05
(1.00–1.10)
1.06
(0.99–1.13)
1.05
(0.98–1.12)
舒张压
1.03
(0.99–1.07)
1.06
(0.99–1.13)
1.02
(0.96–1.08)
ABPM
收缩压
1.17
(1.10–1.24)#
1.13
(1.04–1.23)#
1.21
(1.12–1.32)#
舒张压
1.09
(1.04–1.14)#
1.03
(0.96–1.10)
1.15
(1.08–1.23)#
#P0.0001
研究共纳入7030例患者,评估ABPM和诊室血压对预后的预测价值,中位随访9.5年。
结果发现,在对完全校正以后,ABPM对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性更强。
Hansen TW, et al. J Hypertens. 2007 Aug;25(8):1554-64
不同血压监测方法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比
2013ESH指南规定:存在以下情况需考虑测量诊室外血压
可疑白大衣高血压
可疑隐性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识别白大衣效应
同一次就诊或多次就诊间测量血压变异大
自主性、体位性、餐后、午休后或药物引起的低血压
孕妇诊室血压升高或可疑子痫前期
识别真正的或假性顽固性高血压
诊室血压和家测血压差异大
评价血压的杓形状态
可疑夜间高血压或非杓型血压,如合并睡眠呼吸暂停、慢性肾病或糖尿病的患者
评价血压变异性
动态血压监测的特殊适应证:
家测血压或动态血压监测的适应证:
Mancia G, et al. Eur Heart J.?2013?Jul;34(28):2159-219.?
目录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4
2013 ESH 指南:重视无症状性靶器官损害评估
ESH 2013高血压指南
脉压(老年患者)≥60mmHg
LVH
颈动脉壁增厚(IMT0.9mm)或斑块
颈-股动脉PW V10m/s
踝臂指数ABI0.9
慢性肾脏病 eGFR 30~60ml/min/1.73m2
微量白蛋白尿30-300 mg/24h或蛋白/肌酐比30-300mg/g (晨尿)
Mancia G, et al. Eur Heart J.?2013?Jul;34(28):2159-219.?
高脉压与心血管死亡显著相关
P=0.001
在不同患者中PP>60mmHg的比例
为评估血管标记物(包括PP、PWV、IMT等)的预后意义,研究者纳入了1132例年龄在35~64岁健康成人,随访了14年。共发生61例死亡,其中20%因心血管事件死亡。
(n=1071)
(n=185)
(n=15)
(n=5)
(n=49)
(n=12)
Bérard E, et al. J Hum Hypertens.?2013?Sep;27(9):529-34.?
左室厚度增加,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
此前瞻性研究纳入了4507例受试者,观察基线ECG值及连续变化与心血管死亡等的预后价值,中位随访6.1年。其中左室厚度界定为3个导联电压总和(RaVL+SV1+RV5),平均为3.1±1.0mV。
结果发现,基线时3个导联电压每增加1mV,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卒中、心脏事件分别增加10%、15%、21%、18%( P≤0.01 )。
风险增加10%
风险增加15%
风险增加21%
风险增加18%
Fagard RH, et al. Hypertension.?2004 Oct;44(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