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银行安全的法律问题研究分析.docVIP

网上银行安全的法律问题研究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网上银行安全的法律问题研究分析

网上银行安全的法律问题研究分析   IT技术的迅速发展改造着传统经济,也创造着新的经济。信息技术和金融业之间,已不是金融业简单的应用信息技术,而是金融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创造出新的金融业态一一网上银行,并成为新经济的核心力量。网上银行是金融领域的一场革命,它促进了新的时空观念的形成,突破了地域、时间的限制,使全球金融在虚拟空间范围内24小时不间断进行,它扩大了金融服务生产与需求的弹性,降低了业务经营和扩张的成本。现在我国的传统4大银行以及众多股份制和地区性银行都已开办了网上银行,在实体银行柜台能办的业务在网上银行都可办理,社会公众,包括公司、公民从开始担心其安全,到现在业务和日常生活大量使用网上银行办理汇款、资金划拨及各种银行理财业务,而这些都是在自己家里或者公司办公室电脑上操作的,十分方便。目前我国网上银行资金交易量巨大,虚拟的网上银行已成为我国实体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内容。随着交易量的增加,各种纠纷也大量产生,网银的安全问题挥之不去,本文从法学角度对此作一探讨,以期对目前的网银运作有所助益。   一、网上银行安全的两个典型案例   案例一,据《法制日报》2006年8月30日报道,福建省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巨额网银案件,案情如下:储户庄玉清2005年5月11日到晋江农行办理存款时,发现账户内的777万元存款被人转走,她十分焦急,立即向农行和公安机关报案。经查,此笔巨款是有人冒用庄玉清的身份证在农行鲤城支行开通网上银行业务,然后通过网银于2005年5月10日将庄玉清账户内的存款划转到犯罪嫌疑人自己在北京开的账户上,领取现金逃逸。案发后,部分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抓获,追回赃款229万元,但尚余548万元无法追回。这损失该由谁承担?庄玉清把中国农业银行晋江市支行告上福建省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法院审理认为,庄玉清和农业银行晋江市支行之间存款合同有效,银行负有保护客户资金安全的责任,这笔巨款的丢失直接起因于犯罪嫌疑人冒用庄玉清的身份证开通网银业务,银行工作人员对申请材料的审查明显失察,应对这次损失承担责任,因此福建省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中国农业银行晋江市支行赔偿庄玉清损失548万元,并承担相应违约金。   案例二,2006年9月27日,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审理了一起网银纠纷案件。①案情是这样的:原告杨先生称自己2004年2月14日在工行海淀支行西苑储蓄所开户存款并开通了网银,截至2005年9月3日杨先生存折显示共存款74025. 37元,但他在2005年9月15日去银行取款时发现自己的账户上只有13425. 37元,60600元无故消失。经查,这60600元是在2005年9月4日至15日间经杨先生的网银分36笔汇出去的,其中包括600元银行手续费。杨先生说自己从未汇出这36笔钱,要求银行补偿,而银行认为这是从杨先生自己的账户走的,就是杨自己的行为,于是拒绝了杨的要求。杨先生把工行海淀支行告上北京海淀区法院,法院认为:杨先生在工行海淀支行西苑储蓄所开户存款并签署开通了网银,银行和杨先生之间的储蓄存款合同和网银服务合同法律关系建立,银行按照杨先生的指令和密码为其办理网银汇款转账业务,本案件中的36笔汇款是通过杨的密码操作的,银行履行了自己的职责,没有过错,至于谁在使用此密码汇款在所不问,推定杨所为。法院一审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二、对以上案例的分析   关于案例一,笔者对福建省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是赞同的,因为在此案中银行的错误明显,犯罪嫌疑人冒用庄玉清的身份证开通网银业务,银行工作人员没有应有的审慎注意,甚至也没要求当事人出示银行卡或询问账号就为其开通了网银。目前的情况是,各家商业银行出于业务的竞争,在办理网银业务时对客户身份信息的审查在走过场出事后银行会辩称身份证的真伪他们没有能力辨别,那是公安机关的事。那么,银行在办理网银业务时到底有没有对客户身份信息负有实质审查的义务?当出现错误时应由谁承担责任?笔者通过考察发现以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商业银行处理储蓄存款和存单业务时只要求银行对客户身份证件形式履行审查义务,②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一个关于法院审理票据纠纷的文件又要求银行对客户身份证件负有实质审查的义务。③在司法实践中各地法院对此事的处理也不一致。网银是一个崭新的业务,福建省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案件一审中认为银行对客户身份证件负有实质审查的义务,笔者认为这完全正确,对今后此类网银案件具有标杆意义,而且具有机读功能的第二代身份证的广泛使用,使银行对客户身份证件的实质审查不再是难事。   关于案例二,北京海淀法院的判决实际上是对目前各商业银行网银格式合同中“凡是凭客户证书和密码进行的操作均视同客户本人所为”这一典型条款的认可,是法院在处理一般民事纠纷中“谁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