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东周时代的龙凤文化与轴心突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东周时代的龙凤文化与轴心突破

论东周时代的龙凤文化与轴心突破   一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在其名著《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提出了精神思想史上著名的“轴心时代”(Axial Age)之说。根据此说,伴随着轴心突破,人类第一次具备了深刻的历史与精神意识,将以往神话时代的文明遗产提升到相当的深度。几大文明的先哲,如中国的孔子、老子,印度的《奥义书》和佛陀,波斯的琐罗亚斯德,以色列的以利亚、以赛亚、耶利米,希腊的哲人巴门尼德、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几乎在中国、印度、西方这些不同地方同时发展出深刻的精神文化突破,神话时代的宁静一去不返,人类的思想认识首次出现了重大的突飞猛进。对于轴心时代之说,也有学者提出过反对意见,认为该说不是基于古代哲学宗教基础可信服的比较研究,却得出了一套人类思想的法则。但无论如何,这一思想考察,对于此后的历史、哲学、文化研究具有重大的影响,人们可以借助轴心时代为基点,纵向比较突破前后的思想脉络,横向比较各文明精神演进之间的差异,以获取对于自身更恰当的理解。   根据雅斯贝尔斯的考察,中国的轴心时代,孔子和老子非常活跃,伴随着轴心时代的到来,中国所有的哲学流派,包括墨子、庄子、列子和诸子百家都出现了。以孔子作为将“王官学”向民间开放,逐渐产生出“百家言”为标志的东周思想黄金时代,固然是中国轴心时代的重要内容与伟大印记。不过,正如魏尔(Eric Weal)所说,人类历史上重要轴心突破的前夜,一定会有一个准备阶段,原有的秩序发生全面崩溃。王晖先生曾引用魏尔之说,即轴心突破前必然会有一次更早的预备期,原有秩序发生变化,为后来的轴心突破奠定了基础。他认为,周人奠定的文化,是东周时代中国思想轴心突破的基础。徐复观先生所说,中国文化从周初逐渐走向人文的道路。郭沂先生也认为,中国的轴心时代是从殷周之际开始的,到东周时迎来了高潮。笔者同意这样的观点:中国的轴心突破,分为两步完成,西周创造基础,东周孔子以后逐渐完成突破。余英时先生指出,相对于其他古代文明,中国文化的轴心突破,是“最不激烈”的,也是“最为保守”的。中国的殷周之变,周文化并非彻底与殷代断裂,考古学家吉德炜(David N. Keightley)就总结道,周代精英提供了新的意识形态及社会结构的提升,但仍然高度基于商代的传统。商代是中国文化形成的重要祖源。周文化为中国的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这种发展,是不激烈和保守的,是在原有文明结构与秩序中的生长,而非彻底断裂。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需要看到殷周文化之间的连续性,中国轴心突破前夜准备阶段虽伴随着旧秩序的某种破坏,但更多仍然保持着一以贯之的连续性,一直到孔子以来的突破发生,也仍然是在原有古老旧观念的精神结构下,拓展了其精神深度,但并未彻底摧毁原有世界观的演化脉络与历史痕迹的连续性。用马王堆帛书《要》篇中记载孔子所言之语表述便是:“吾与史巫同涂(途)而殊归者也”。承认高深的心灵与远古的巫史文化之间具有“同途”的关联。   中国的轴心突破,应该以孔子的出现作为正式的标志。尽管《史记·孔子世家》有所谓老子早于孔子,因此孔子向老子问礼的记载,但这一观点应当并不符合史实。孔、老的先后,民国学术多倾向于孔早于老,胡适以老早于孔,则属于特例之说。钱穆先生以老子为庄子之后,即战国晚期人,今所见郭店楚简《老子》甲组抄本年代在公元前400年,虽可证老子不在战国晚期,但也不会早太多。今人学者多以《老子》一书出现于战国早期,既不早于孔子,也不是晚于庄子,应属比较合理的推测。孔子不但在时间上早于老子,而且也是第一位将“王官学”向社会开放,打开通往“百家言”道路的先哲,因此将孔子思想出现定为中国正式进入轴心突破的象征,当为最合适的选择。   二   在代表中国思想首次进入轴心时代的孔子那里,凤鸟具有重要的象征含义,被寄予了通往“道”的深邃内涵。《论语·微子》云: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避)之,不得与之言。   这位楚地的狂士,也属于对政治与公共生活完全绝望的人物,因此退入其内心世界,以癫狂的方式嘲讽这个陷入秩序瓦解的世界。他唱着歌曲,经过孔子的住处,歌词中将孔子比喻为楚人崇尚的凤鸟。闻一多曾提供了一种论证,表明接舆直接将孔子称作歌词中的凤鸟。《庄子·人间世》引此处作“何如德之衰也”,在汉石经《论语》中,这个“如”字作“而”,“而”字也训为“汝”。因此这里应该读作“何如(汝)德之衰也”,是直接将孔子象征的凤鸟称为“汝”。可知,在楚地的隐逸之士眼中,孔子具有凤鸟之德,因此以凤鸟比喻孔子。   既然楚狂接舆将孔子隐喻为崇高的凤鸟,则孔子之德,也是深获这位楚国隐士的肯定与好评。孔安国、皇侃、朱熹都认为,凤凰的特点是遇到圣君才出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