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理论态度系统视角下的《哈姆雷特》经典独白翻译讨论.docVIP

评价理论态度系统视角下的《哈姆雷特》经典独白翻译讨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评价理论态度系统视角下的《哈姆雷特》经典独白翻译讨论

评价理论态度系统视角下的《哈姆雷特》经典独白翻译讨论  2016 年是文化巨匠莎士比亚逝世400 周年。全球140 多个国家纷纷开展各种纪念活动,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全民重读莎士比亚的热潮。《哈姆雷特》作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其深刻的悲剧意义和复杂的人物感情代表着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因此《哈姆雷特》被翻译成各种不同语言文字,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迄今为止,单中译本已将近四十余种,其中以朱生豪所译版本接受程度高且影响较大。在研究方面,经笔者知网查询显示,近年来在核心期刊发表的关于《哈姆雷特》的研究以定性研究为主,而定量分析多是与语料库结合进行的分析研究且数量较少,如胡开宝,朱一凡在《外语研究》发表的名为《基于语料库的莎剧lt;哈姆雷特gt;汉译文本中显化现象及其动因研究》等。本文选取《哈姆雷特》剧本中的第三幕第一场经典独白“to be or not to be”,结合评价理论中的态度系统对其原文和朱生豪译文进行文本对比分析,以求更好地理解《哈姆雷特》中丰富的人物性格和复杂的感情纠葛以及译者翻译所使用的评价策略以及其所追求的翻译原则。   一、评价理论及其运用   评价理论是马丁和怀特( Martin ,White) 等人在韩礼德语言三大纯理功能之一人际功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新韩礼德学派马丁( Martin) 和洛斯( Rose) 的《对话语进行分析》( 2003) 一书中,他们认为评价理论是多种评价方式的有机结合,这些评价方式包括语篇中的各种态度、各类情感强度,价值方式与读者的联系等。“评价理论讨论的是语篇或说话人表达、协商、自然化特定主体间的关系以及意识形态的语言资源”。评价理论有三个子系统,分别是介入系统( engagement) 、级差系统( graduation)和态度系统( attitude) 。马丁认为,态度系统( Attitude) 是评价理论系统( the Appraisal System) 中最复杂的部分,它由情感系统( Affect) ,判断系统( Judgment) 和鉴赏( Appreciation)系统构成。态度系统关注的是语言使用者对描述对象的不同情感反应。它是介于并衔接另两个系统的中心系统,是评价理论系统的核心,也是到目前为止研究最为详细和成熟的系统。情感是内心的表达,指情绪上的反应和性情。文本中情感基调主要通过相关情感评价资源来进行判定的而且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词汇表达肯定意义,如happy,excited。消极词汇则表达否定意义,如sad,depressed。情感词汇一般分为三组,即un /happiness, in /security, dissatisfaction /satisfac-__ tion,它们依次涉及到心的状态( 如喜悦、幸福、悲伤和爱) 、生活--社会状态( 如焦虑、平和、恐惧、信心、信任等) 以及对目标的追求( 如不快、好奇、尊敬等) 。”   裁决系统属伦理范畴,是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规定对人的性格和行为做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评价标准往往是道德的或不道德的、合法的或不合法的、社会可接受的或不可接受的,以及正常不正常等。目前,White( 1998) , Iedema( 1994) 等主要利用裁决系统研究新闻语言。“裁决系统分为社会评判( socialesteem) 和社会约束( social sanction) 。社会评判主要是指行为规范( normality) 、做事才干( capacity)、坚忍不拔( tenacity) 等相关内容。社会约束主要是指是否真实可靠( veracity ) 、行为是否正当( propriety) 等相关方面。”鉴赏系统属于美学范畴,我们通常用鉴赏子系统来对事物状态进行相应的美学评价,或者用于评价或描述自然物品以及具体社会现象,比如,对产品、过程、或政策等进行评价。   近年来,评价理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其中与态度理论结合的研究最为普遍。如张先刚( 2007)将语篇翻译与态度理论结合,探讨了评价理论引入翻译研究的启示; 钱宏( 2007) 以广告翻译为研究个案,用评价理论解释了“不忠实”的研究现象;刘晓琳( 2010) 运用评价理论对《红楼梦》的两个译本进行了对比; 刘世铸( 2012) 以评价理论为分析框架分析翻译过程中评价意义的识别和传达从而构建评价意义的翻译的过程模型。陈梅,文军( 2013) 将态度理论与白居易的诗歌英译进行了研究; 徐珺( 2011) 将评价理论运用到了英汉商务语篇当中以及胡美馨,黄银菊( 2014) 将其与新闻资源的结合。在国外,2012 年,Munday 研究了评价理论与翻译的联系,并用评价理论实证分析译者如何在翻译实践中做出最终翻译决策,其研究对象涉及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