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饮食文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西饮食文化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选修课 《亚洲饮食文化》结课博文 题 目: 舌尖上的广西 合作成员:赵文婷(123020119,应用日语专业) 宋阳 (123020117,应用日语专业) 时间:2013年5月4日 广西 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孕育了大量珍贵的动植物资源,尤其盛产水果,被誉为“水果之乡”。广西菜点由南宁、桂林、柳州、梧州等城市菜和壮族、瑶族、京族、侗族等少数民族菜组成。少数民族的小吃、点心非常有特色。菜肴取料奇特,制作也极有个性。城市菜以野味烹调最为著名。而且刀功精细,制作考究,讲究原料鲜活。烹调方法受粤菜影响很深,口味清淡爽嫩而又喜好辣味。广西地区出产许多名贵中药,厨师巧妙地将补药与菜结合,因此广西的食疗菜也很有特色。 梧州纸包鸡采用纯正三黄鸡,切件调味后,以玉扣纸包裹,用花生油浸炸而成。梧州纸包鸡色泽金黄,香味诱人气味芳香,鲜嫩甘美,吃起来,入口甘、滑、甜、软,食后齿颊留香。 原汁原味,肉嫩骨脆,香气四溢,鲜美适口。制作工艺独特,名扬海内外。梧州纸包鸡相传已有近百年历史,始创于民国初期的梧州官办酒楼环翠楼厨师官良之手。起初,纸包鸡仅限于款待达官贵人,后来名酒家粤西楼老板重金聘请了该厨师官良。自此,纸包鸡佳肴遂为民间百姓所品尝,日渐扬名于桂粤港澳及东南亚各地。1985年,梧州纸包鸡被选拍入《中国一绝》风情电视纪录片以其独特的风味远近闻名。其做工考究,先将上好大米磨成浆,装袋滤干,揣成粉团煮熟后压榨成圆根或片状即成。圆的称米粉,片状的称切粉,通称米粉,其特点是洁白、细嫩、软滑、爽口。其吃法多样。最讲究卤水的制作,其工艺各家有异,大致以猪、牛骨、罗汉果和各式佐料熬煮而成,香味浓郁。卤水的用料和做法不同,米粉的风味也不同。大致有生菜粉、牛腩粉、三鲜粉、原汤粉、卤菜粉、酸辣粉、马肉米粉、担子米粉等。 柠檬鸭是广西南宁武鸣一带的特色菜肴。其做法是将宰后洗净的鸭切成块,入锅炒至六分熟再放入切成丝的酸辣椒、酸芥头、酸姜、酸柠檬、酸梅、生姜及蒜泥,共同煨至八分熟,再放入盐豉,炒熟后淋上香油即可出锅。其味酸辣适宜,鲜香可口,极其开胃。春、秋天火气大的时候都可以吃,是比较好的“清凉补品”,老少皆宜。柠檬鸭肉酸酸辣辣,味浓而冲,第一口感觉强烈,第二口开始就不能停箸。鸭肉香脆有肉感, 不软不腻不臊,带有特别的柠檬香气。柠檬鸭的酸香辣气并不仅仅是柠檬的功劳,实际上在爆炒的时候要放入酸辣椒、酸芥头、酸姜、蒜泥等。临出锅前加入咸柠檬和紫苏,咸柠檬要去籽,最后才放进去,不然煮久了会苦,也把那种清香挥发掉了。 阳朔的田螺非常特别。首先是大,最大的差不多有乒乓球大小了;其次是它的味道,完全不像螺肉本身的味道。里面的肉并不全是螺肉,而是先把螺肉掏出来,混合猪肉、香菜及其它调味品一起剁碎,再填入螺的空壳里混合汤汁一起烧制。 ,俗称五色饭,又称乌饭、青精饭或花米饭,因糯米饭呈黑、灰、黄、紫、白五种颜色而得名,是壮家用来招待客人的传统食品每逢清明节、农历三月三、四月八、牛王节、端午节等民间传统节日,壮族群众家家户户都喜欢做五色糯米饭吃,家家户户都要做五色糯米饭,以作赶歌圩食用,或祭祖祭神之用。这种风味食品与祭祖娱神活动融在一起,充满着民族、地方情趣。家人、戚友、情人往往共尝五色糯米饭,自然特别鲜香。这一习俗沿袭久远,清代《武缘县图经》载:“三月三日,取枫叶泡汁染饭为黑色,即青精饭也。” 亦称“吃豆茶”。侗族传统待客食品。流行于湖南、贵州、广西等地。用油炸糯米花、炒花生或浸泡的黄豆、玉米、炒米和新茶配制成。有的还加葱花、菠菜、猎肝、粉肠。侗族在不同的场合吃不同的豆茶。侗乡人独创的油茶,具有浓香、甘甜的美味,常饮能提神醒脑,治病补身。广西打油茶是广西侗族同胞的饮茶方式,也是他们招待宾客的必用之品。饮用油茶,既可品尝这一独特风味,又能领略一番侗族同胞的待客风情。 广西小吃之一。这是有着百年历史的南宁面食.据说,一老翁每天都光顾周记茶馆喝茶,有一天因感冒没有去茶馆,周记老板便以精制面条,佐以爆香的蒜末、豆豉、辣椒、酸笋、牛肉末、胡椒粉等,煮成热面条一碗,送予这位老友吃。老翁吃后出了一身汗,病状减轻,故由此而得老友面之名。老友面食之开胃驱寒,深受食客欢迎而经久不衰。老友面发展至今,其演变有老友粉和老友炒粉,老友粉的做法和老友面相同,只是主料换成米粉。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历史悠久的梧州传统药膳,相传最初是清宫中专供皇帝食用的名贵药物,它主要以鹰嘴龟和土茯苓为原料,再配生地等药物精制而成。其性温和,具有清热去湿、滋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