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关系与家庭治疗.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家庭关系与家庭治疗

什么造就了友谊和喜欢? 接近性(proximity) 外表吸引力 相似性与互补性 被喜欢 哪些因素促进亲密关系? 依恋 公平 自我表露 爱情三角理论 (Robert Sternberg,1986) 所有爱情体验都由三大要素构成 激情(passion):指一种情绪上的着迷,外表吸引和性吸引是最重要的因素 亲密( intimacy ):指心理上喜欢的感觉,感到亲近、相互关联,包括对爱人的赞赏、照顾爱人的愿望、自我展露和内心的沟通 承诺(commitment):主要指个人内心或口头对爱的预期 亲密 喜爱 激情 迷恋 承诺 空爱 浪漫之爱 亲密+激情 伴侣 亲密+承诺 愚昧之爱 激情+承诺 完满的爱 亲密+激情+承诺 对婴儿依恋理论的探索和研究 (Bowlby and Ainsworth) 爱的发现 (1958) Harry F. Harlow 哈洛 《The Nature of Love 》 American Psychologist,13,673-685 陌生人试验 Mary Ainsworth 陌生情景实验 依恋关系 母婴连接是依恋原型 依恋本质是亲密感:儿童向母亲靠近的趋向 依恋关系是人的安全感和基本信任的基础 在整个心理发展过程中,婴儿的依恋行为与照料者的照料行为相互影响(Scarr 1992; Slade and Aber ,1992 ) 婴儿期的依恋经历是儿童、成人期依恋行为的模版 对依恋关系的研究 依恋类型的研究(Bowlby,1969)婴儿对主要的抚养者(通常是母亲)表现出不同的依赖方式 安全型(secure):享受他人的关系和照顾,觉得他人是安全和亲切感的可靠源泉。喜欢与人交往,很容易发展出信任的关系 对亲密关系的研究(续) 焦虑矛盾型(anxious-ambivalent):受到得关照不可预测或者不一致,养护人有时非常热情,有时心不在焉;这种儿童紧张和过分依赖,表现出对他人过分的需求 回避型(avoidant):养育者不能尽心照顾甚至表现敌对凶狠,无法令人依靠,儿童会退缩不前;这种儿童容易猜忌生疑,不容易形成亲密关系 对成人依恋理论的探索和研究 (Brennan and Shaver) 爱情的根源是在婴儿期,源于早年的体验,婴儿对母亲的依赖是最初和最持久的关系,是以后成人关系的模板,也是所有未来爱情事件的原型(Freud) 1980年代中期,研究者开始考虑依恋过程延续到成人的可能性(Hazan Shaver 1987) 研究发现:适合与婴儿生存环境的依恋系统继续影响成人期的行为、意念、和情感(Frael Shaver 2000) 如何在亲密关系中调整自己 接受自己的性别角色和特征 可以了解自己的亲密关系类型 可以尝试告诉别人自己的需要 观察别人的亲密关系类型 不要期待别人可以改变或者放弃自己的类型 尝试接受和理解对方的类型 随时把感受告诉给自己和对方 如果对方不理解,要在行为上提出明确要求 五、家庭对个人的影响 影响家庭的相关因素 家庭成员间靠情感依附和有力、持久的忠诚连结 家庭组成:人数、结构和类型 家庭过程:家庭关系中的行为和相互作用(冲突、分化、交流、问题解决和控制) 家庭情感:成员之间的情感表达 家庭组织:角色规则、对成员的期望、边界、能级 1、人一生有两个家 一个是自己出生、成长的家,也就是有父母照顾的家,叫原生家庭(family of origin) 另一个是长大成人以后重新建造,你自己“当家”的家,叫做“再生家庭”( family of procreation) 2、家庭的系统组成 家庭由子系统组成: 个人次系统、夫妻次系统、亲子次系统、手足次系统、祖父母与孙次系统 决定于代际、性别、功能 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但各自有自己的界限 3、家庭发展周期 ( Family Life Cycle ) 1、独立成人阶段(0 -20岁) 2、新婚成家阶段(21-25岁) 3、养育新人阶段(26-30岁) 4、子女成长阶段(31-44岁) 5、家庭空巢阶段(45-60岁) 6、夕阳晚景阶段(61-?岁) 4、家庭沟通模式 Satire认为:沟通障碍是带来家庭困扰的来源,家庭成员有个性的不同,每个成员要表达自己;在同一情境中,每个成员可以有不同的意见与感受;每个成员要说出看到、想到、感觉到的,使之公开化 家庭人际沟通的几种模式:一致性表达型、指责型、讨好型、理智型、打岔型 5、原生家庭的影响 塑造人的个性,影响人格成长 影响管理情绪的能力 为个人成长后人际互动的模式定型 不自觉地爱上某种特定类型的对象 原生家庭的三个影响:家中排行、成长背景、内在誓言 家庭的影响 家庭的影响 功能健康家庭的十个特征 成

文档评论(0)

118book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