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血管病介入治疗进展
心血管内科进展 目录 1.高血压诊断及防治进展 2.急性冠脉综合症诊治进展3.心血管病介入治疗进展 4.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 5.阿司匹林在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6.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指南 近年,心血管病治疗领域的快速进展,主要得益于以心导管为基础的介入治疗和循证医学大规模临床试验的开展。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是发展最为迅猛的学科技术之一。 目前国内心血管内科介入治疗项目有: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及支架置入术(包括择期及急诊),冠状动脉内超声检查术,心脏瓣膜成形术,二尖瓣球囊扩张成形术,房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心律失常的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各类型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自动复律除颤器置入术,主动脉夹层带膜支架植入术,股-髂动脉肾动脉狭窄腔内成形及支架置入术,腔静脉滤器植入术,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经挠动脉冠脉介入治疗,外周动脉血管瘤栓塞术,心内膜心肌活检术,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化学消融术,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化 (CRT)治疗术等 。浙江省人民医院引进冷冻消融术进一步提高了心律失常消融术的安全性,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 冠状动脉解剖基础 因为在心导管检查方面卓越的成就, Conrad、Richards和Forssmann在1956年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介入心脏病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1977年9月15日在瑞士苏黎世由 Gruentzig 开创的经皮冠脉球囊成形术(PTCA)。Gruentzig是值得每一位介入心脏病学医师永远尊崇的学者。1974-1977年间,他用自制的球囊先后在外周血管上进行扩张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之后,他决定自制一个微型的球囊导管用于冠脉的扩张,但是,他当时所在的Zurich大学没有给他任何支持,他的老师及大学教授批评他的设想不具有科学性。即使1976年他在狗冠脉进行的实验已经取得成功,不少人还嘲笑他精神异常。面对这样的阻力及嘲弄,Gruentzig依然执着地追求着。 奇迹在1977年9月15日出现了。当天上午,Gruentzig准备了3根球囊导管,其中2根在术前检验中爆裂了,只剩下最后一根。用这仅剩的一根导管,Gruentzig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例PTCA术并取得巨大成功!由于该技术损伤小、疗效好,在全世界得以广泛的开展。至1985年10月25日,仅Gruentzig一人,累计完成PTCA2623例,成功率90.1%,死亡2例。这位人类PTCA先驱的创新意 识及顽强毅力将与他 的伟大贡献一起载入 医学发展史册。 1987年以后,各种支架相继问世,进一步推动了介入性心脏病学的发展。 在国内,上海中山医院于1973年进行选择性冠脉造影术,1983年-1984年,西安第四军医大学郑笑莲和苏州医学院在国内开展了PTCA术。90年代以前,该技术发展较缓慢,进入90年代中期,冠脉介入治疗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到1993年,全国累计完成1500例,而1996年一年就完成了2000余例。每年以30%~50%的速度递增。总成功率为91.9%。 药物洗脱支架(DES)是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第三个里程碑,基本解决了困扰多年的“RS”难题,短短数年间,围绕DES的诸多研究把PCI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峰。但同时带来的内皮修复延缓和支架贴壁不良以及晚期血栓形成的“灾难”又把人们推入了新的困境,因此,未来PCI的发展必然是围绕促进内皮修复治疗、预防晚期血栓形成而展开新的探索,寻找和开发新的药物或混合药物的联合应用、不用涂层或应用生物降解涂层、支架构型的设计等等将是新的挑战和发展的热点。 自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介入治疗发展迅速,进步喜人: ???? ① 2005年我国完成的PCI例数已达到7万例,在亚太地区仅次于日本。2006年已经逾越10万人次。 ???? ② 造就了一支介入治疗专业人才队伍,尤其是出现了一批技术高超、经验丰富、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并活跃在国际国内介入治疗舞台上的精英骨干,成为促进中国介入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以及与国际技术交流中的排头尖兵,做出了卓越贡献。 ③ 中国介入界已成为国际PCI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结束了过去国际学术交流“一边倒”的局面,国际著名学术组织ACC、TCT、EoroPCR等相继落户在中国的CIT、GW-ICC等学术会议中。与此同时,我国PCI手术也已走出了小小的导管室,通过卫星转播在 TCT、EuroPCR、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国际会议的大屏幕上频频亮相,展示了中国PCI的技术实力,引世人注目,成为真正的国际性双边交流,为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