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隋唐时期的科举制.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隋唐时期的科举制

浅谈隋唐时期的科举制 作者:08历史2班 程静 指导教师:林日举 摘要: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项重大举措。 关键词:科举制;隋朝;唐朝;发展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始于隋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结束于清朝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历时一千三百多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它对隋唐以后的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等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隋唐时期是科举制产生和初步发展的时期,因此从此时科举制的发展状况可以推断出以后其发展方向;通过当时人们对科举的重视程度可以看出其发展前景。由此可见研究隋唐时期科举制的重要性。本文从隋唐时期不同时间段科举制的不同发展状况着手,讨论隋唐时期的科举制。 科举制是一种选官制度。选官制度自古就有,可是科举制却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科举制产生有其必然的历史原因。隋唐之前的选官制度多种多样,可谓五花八门:西周的宗法制度,用人主要依据血缘关系;春秋战国,天下大乱,除血缘关系外,还依靠战功,那些有本事的人上阵杀敌,建功立业,文人谋士则给士大夫当门客,由于此时没有固定的制度,因此当官有很大的随意性;汉武帝时设博学鸿词科,用考试的方式选用人才,开辟了科举制的先河,同时还有举荐等其他方法,如举孝廉;至东汉末年,朝政混乱,考试制度名存实亡,卖官鬻爵风气盛行;三国时期,曹、孙、刘三家唯才是举,选人方式众多却无考试这一种方法;魏晋南北朝,自曹丕起始推九品中正制,只有贵族世家才能做官,“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是当时用人制度的写照。这么多的选官制度却没有一个能够推行很久的,因此古老的中国急需一个持久、公平的选官制度。另外,科举制产生还有其现实原因。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产生。 科举制度的出现,可谓中古社会政治上的一大变革,这种选拔官吏的方法,多为后世沿袭。这是科举制的一个十分重大的贡献。 一、隋朝的科举制 隋朝是历史上著名的短命王朝,自公元581年文帝杨坚建立隋朝,经历短短三十几个春秋,于公元618年在炀帝杨广手中灭亡。在这三十几年里,隋朝有过暴政、有过和平,有过衰落、有过繁华,有过落后、更有过进步。其中创立科举制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一)文帝时期科举制的雏形 隋朝之前的魏晋南北朝使用的选官制度是对平民十分不公平的九品中正制。它是 HYPERLINK /view/469597.htm \t _blank 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分为九个等级,作为政府选用官吏的依据。中正:有名望的推荐官,人才的等级由他们评定。是魏文帝曹丕为了拉拢 HYPERLINK /view/113365.htm \t _blank 士族而采纳 HYPERLINK /view/56242.htm \t _blank 陈群的意见。曹丕篡汉前夕即 HYPERLINK /view/624860.htm \t _blank 延康元年 (220年)由魏 HYPERLINK /view/57785.htm \t _blank 吏部尚书陈群制定。此制至 HYPERLINK /view/23908.htm \t _blank 西晋渐趋完备, HYPERLINK /view/8137.htm \t _blank 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这一制度创始于 HYPERLINK /view/50143.htm \t _blank 曹魏,发展成熟于两晋,衰落于南北朝时期,废除于隋朝,随之科举制形成。 隋朝建立之初,万事待兴,其中最主要的是政治的清明和经济的回复。政治方面,“隋文帝要集中中央,首先必须把选举用人之权,从世家大族的手里夺回来。” ①而这“选举用人之权”,就是存在已久的九品中正制。其实在北朝后期已有许多明智的人士对当时的门阀制度非常反感。到了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正式下令停止了此前“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的州郡中正的选举品第之权,径直称之为“乡官”,且夺取他们的权利,让他们变成闲职。过了十多年,到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文帝直接裁除“乡官”,这就代表着直接废除了存在三百多年(公元219年至公元595年)的、世家大族用来作为政治上垄断工具的九品中正制。隋文帝在废除九品中正制的同时,还“下令诸州岁贡三人”,后来“又诏京官五品以上及总管、刺史,并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②这些都说明选拔官僚的制度正在由九品中正制向科举制演变。文帝时期隋朝出现了科举制的雏形。 (二)炀帝时期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