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0课 俄国农奴制的废除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
改革背景/原因、目的、人物、时间、主要内容、评价/影响、性质、实质
一、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农奴制的危机
1.经济上:
2.政治上:
19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逐步发展起来
俄国仍处于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之下,人民起义不断
俄国在庄园作坊中劳动的农奴
农奴是欧洲封建社会的一个特定阶级,依附于封建主,遭到剥削和压迫。农奴使用农奴主的土地(称为份地)。农奴只有使用权,可以世代相传,封建主可以没收农奴的份地。农奴没有人身自由,不能自由结婚。农奴要向封建主缴纳人头税、结婚税、财产继承税。农奴还要向封建主服劳役和交纳一定数额的实物作为地租。封建主不能任意杀死农奴,但可以买卖或转赠。简单地说,农奴是人身权利受到限制的人。
十二月党人广场(俄国圣彼得堡)
资产阶级民主派“十二月党人”武装起义
二、1861年农奴制改革
1.改革原因
①根本原因:
②直接原因:
农奴制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巨大障碍
1855年秋,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惨败,加剧了国内矛盾
2.时间:
1861年(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3.领导者: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4.改革的目的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
“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地做到了。”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二、1861年农奴制改革
1.改革原因
①根本原因:
②直接原因:
农奴制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巨大障碍
1855年秋,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惨败,加剧了国内矛盾
2.时间:
1861年(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3.领导者: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4.改革的目的:
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地主阶级利益,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6.改革措施:
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5.改革方式:
“自上而下”改革
法令内容: ①农奴有人身自由,地主不准买卖农奴和干涉农奴的婚姻和家庭生活。
②农奴有权拥有财产和从事工商业等权利。
③农奴可出钱赎买一块份地。
自由劳动力
市场
资金
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1873年 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
列宁:“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臭名昭著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
7.评价:
①性质:
②进步性:
社会性质发生变化: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③局限性:
没摧毁地主土地所有制
和沙皇专制制度
农奴制度的废除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俄国工业生产迅速增长,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并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 封建残余;
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实质:
沙皇与地主勾结对农奴的双重压榨。
(保护地主阶级利益)
比较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和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的异同:
同:1.发生的原因相同,都是因为旧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结果是广大黑奴和农奴都得到了人身自由,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但都保留了旧制度的残余,俄国保留了封建残余,美国仍存在种族歧视
异:1.领导者不同,美国是资产阶级领导,俄国是农奴主领导
2.解放的方式不同。美国内战中,林肯政府通过颁布《解放黑奴宣言》 ,使叛乱诸州的黑奴无条件得到解放,而俄国的农奴解放则是通过赎买方式进行的
俄国领土的扩张
20世纪初,领土已达……成为一个疆域辽阔的大帝国
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 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
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1881年《中俄伊犁条约》
此外,还将我国东北划入俄国势力范围,并强租我国旅顺和大连
农奴制
资本主义发展
阻碍
反抗
农奴制改革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根本原因:
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时间:
内
容
农奴有人身自由,地主不得买卖农奴,不得干涉他们的婚姻和家庭生活;
农奴占有动产和不动产,从事工商业活动的自由;
农奴“解放”时,可从地主那里赎买一块份地得到一块份地。
性质:
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评
价
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导火线:
1855年,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失败。
目的:
摆脱农奴制危机,维护沙皇统治
1861年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领导者:
实质:
积极影响 (进步性):
局限性:
农奴制的废除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没摧毁地主土地所有制和沙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