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密封制品技术讲座.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橡胶密封制品技术讲座橡胶密封制品技术讲座〈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的进步,橡胶以独特的性能(最大单位重量的弹性贮能和粘弹性质)制成各种各样的密封制品,广泛的应用在汽车、摩托车、家电、液压气动机械、冶金、水暖、卫浴、石油化工机械、食品、船舶、航天、手工等行业。近年,新的成型技术,高分子材料的开发,以及纳米技术的应用,更使得密封制品达到了新的境界。 为了使麦丰员工,忙提高密封制品的制造技术水平,我们决定从本刊开始,系统介绍橡胶密封制品工艺技术,分期出版。 橡胶密封制品 橡胶密封制品种类繁多,用途很广,一般根据其使用状况,大致分类如下: 1.静态密封用:“O”型圈、垫圈、垫片、密封条、防尘罩……除此以外,液体密封胶,厌氧胶、橡胶腻子也可用于静态密封。 2.?动态密封用: a)?往复运动用---各种断面“O”形圈、密封圈、皮硫、皮圈、防尘罩等; b)旋转运动用---“O”形圈、各种断面密封圈、垫圈等; c)高真空用---“O形圈、隔膜、垫圈、垫片等。 以下分别对一些主要的,典型的密封制品进行阐述: 一.“O”型圈 这是我公司主要产品之一。“O”形圈的结构简单,装卸方便,体积小,密封性能可靠。所以作为密封件得到广泛的应用;早期,“O”形圈,只作固定型的静态密封用,后来使用范围逐渐扩大,可用于往复运动,旋转运动,而且耐压范围也逐步的提高。“O”形圈的结构如图1 (一)“O”形圈的使用情况 图2 ABC分别为平面法兰和缸法兰及缸螺纹法兰密封,称之为静密封(或固定密封)图A为往返运动密封,B为旋转运动 密封呢感,都称之为动密封。 (二) (O)形圈的密封原理 1、静态密封 (1) 当主体压力较低,P=0时,由于安装对“O”形圈的接触面上,形成一定的接触压力PO(接触面单位平均压力),阻止液体的泄漏而获得密封。(见图3) (2)当液体压力较大(如图4)P=50公斤/厘米2时,“O”形圈的接触压力: PM=PO+PH 式中:PM---平位面积接触平均总压力 PO----装配压缩变形产生的平均单位压力 由此可见“O”形圈的接触压力,随介质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当PH比PO大很多时,PO就不是密封的主要因素。PH成为密封的主要因素,这种密封作用称之为自密封。 (2)??????? 当介质压力很高时,P100公斤/厘米2 (O)形圈一部分被挤入间隙,提高胶料的硬度,减大小空隙位,可以在一定压力范围内有一定的效果,当介质在压力P300公斤/厘米2时,需要加档圈(如图)档圈的材料一般为聚甲醛、聚四氟乙烯、尼龙等 (二)动态密封 (1)往复密封:如图4左边是有一定压力(P1)的介质,右边是大气一侧,当“O”形圈的接触压力大于液压P1时。一般不产生泄漏,但由于“O”形圈产生凹凸不平的现象(图4)此时轴承向右运动(图4)转附在轴上的液体就会向“O”形圈与轴接触的楔形狭窄处拖浅,使该处的液压P高于P1,当P仍小于接触压时仍可密封,若P大于接触压力灰顶起“O”形圈(如图4)是液体进入右边的凹下处,轴承继续向右运动P继续升高又会使液体直入第二个凹处,这样相继被液体浸入,沿运动的方向就会产生泄漏,若轴向左运动控附在轴上的液体,出与上述的作用一样,向内产生泄漏。若向右向左泄漏量不等。向外泄漏量大雨向内泄漏量,两者之差称之为“0”形圈的“外泄漏”,经试验研究,“哦”形圈的泄漏量的新响因素列入下式 URD.R1.5.U2(p)/F(h)式中:U——写;泄漏量(毫米/小时) D——轴经(厘米) R——液体黏度(厘拖) U——往复平均速度(厘米/小时) F(p);F(h)——分别是液压和“O”形圈硬度有关函数。 (三)旋转密封:密封原理与油封类似,将在油封中叙述。 (3)“O”形圈作为往复密封时(如图5)可以装在活塞上或装在油缸上两种安装形式。 压缩量计算如下: S=do-(D1-d1)/2=do-h 式中:S—压缩量 do—“O”形圈自由状态断面直径(毫米)见图6 压缩率按下式计算 K=S/do*100% 压缩率的选取值见表 2=(d1+do)d1+do 式中:2——拉伸量 d1——“O”形圈实际内径(毫米) do——“O”形圈自由断面直径(毫米) d1 ——活塞槽底径或活杆直径(毫米) 由上表可知,密封的形式不同,其拉伸与压缩率都较大,动密封较小,特别是旋转密封,不但不需要拉伸量,反而“O”形圈的内径比轴径还要大,压缩也很小,这样可以防止高速旋转生热,使“O”形圈收缩,使磨檫加剧而过于损坏,采用放大“O”形圈方法,可提高“O”形圈有于旋转

文档评论(0)

店小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包含各种材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